多动症的医学名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又称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俗称多动症。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男孩多于女孩,比例4-8:1),于同龄儿童相比有,已明显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状。
确诊期(症状明显化):通常起病于6岁前,常开始于3岁左右,但多数到小学阶段才被诊断,多在7-12岁被诊断和治疗。
图片来源摄图网401044601
病症发展(无治疗情况下):多起病于童年期,学龄期症状明显,随年龄增长症状(多动)逐渐好转,但是注意力缺陷更加明显。约70%的患儿症状可持续到青春期,30%左右的患儿症状可持续到成年。
很多人会觉得孩子好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就是多动症,但其实不然。
根据观察研究,多动症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年龄,注意缺陷和自制能力差是各年龄阶段共有的特点,除此之外不同年龄还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下面就来讲解多动症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具体表现。
1)婴儿时期表现
不安宁、醒来就手足乱动、或满床乱爬、一不小心就滚下床造成意外伤害;被大人抱在怀里时身体总是不停扭动,大人感到十分费劲。
喂哺时,不能安心进食,饭菜到处抛撒;常常过分哭闹,稍不如意就啼哭不止,乱喊乱叫,容易激怒,妈妈常抱怨宝宝难带。
图片来源摄图网402428396
2)幼儿时期表现
特别多动,整天走来走去或满地乱爬,一刻不歇,不知疲倦;进食时不肯好好坐着吃饭,常边吃边玩或被大人东追西赶;不能安心玩耍,新的玩具一玩就厌,到处乱丢,或任意撕毁图书。
喜欢看彩色活动画面,对电视电影很感兴趣,可以目不转睛的看很长时间;有的孩子性格比较怪癖,喜欢独自玩乐,不听父母招呼。
大小便迟迟不能控制,伴有遗尿的情况。
3)学龄初期表现
开始进入幼儿园过一定的集体生活后,多动症的表现就会明显暴露出来。
上课、听故事或画画时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时间短暂,不按老师指导去做,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活动过多,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吵吵嚷嚷,弄得老师无法讲课,影响其他小朋友学习。
4)小学阶段
儿童多动症在小学时期表现最为突出、明显和彻底。
比如上课不专心听讲,注意力容易分散,作业无法高效完成。男孩往往动作过多,不能静坐,冲动任性,不守纪律;女孩子较为文静,但小动作多,容易走神,思想开小差。
这些孩子通常还情绪不稳、容易波动,对刺激反应强烈,对挫折耐受性差,与同学难相处,成绩不理想。
图片来源摄图网402460797
5)中学阶段表现
患多动症的中学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自控能力有所增强,活动过多现象可能减少,但仍有注意缺陷,接受教育的能力迟钝,加上学习基础不好,学习仍然困难。
情绪仍不稳定,容易波动,缺乏自尊,缺乏动力,受到批评会大发脾气,暴跳如雷;受到表扬容易洋洋得意,忘乎所以。
对游戏性活动兴趣特别浓厚,看电视玩游戏不知疲倦,冲动性攻击性行为仍然存在,严重者可能会发生过失行为甚至是少年犯罪。
以上就是关于多动症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一些迷茫的家长。更多关于多动症的问题,也可以直接点击【咨询预约】,咨询我们的值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