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的妈妈最近快愁死了,马上就要小升初了,可孩子的成绩就是起不来。
据妈妈描述,天天的记忆力不好,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忘记,周围有一点声音就要东张西望。
妈妈觉得疑惑:
其实这并非孩子好奇心作祟,很有可能是听觉失调造成的。
因为听觉失调的孩子,不能靠听觉辨识声音的来源和方向,需要转头看来看去,才能弄清楚声音究竟是哪里发出来的。
而且听觉失调还会造成孩子不能专心听讲。一旦周围有其他的声音,就会分心。
除此之外,听觉失调还会造成孩子语言理解困难。
和听觉失调的孩子说话时要说好几遍才能理解,或者一句话需要反映很长的时间,跟读长难句有困难等。
部分家长可能会想:
说到这,小麦就不得不提一下听觉失调的3种主要表现
看到这,家长是不是明白为什么大声说话对听觉失调没用了吧!
没错,说话声音大一点,不仅不能解决孩子听觉失调的问题,还可能会对听觉反应过度的孩子造成惊吓。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别急,今天就小麦分享3个提高孩子听觉训练的小游戏,家长在家也可以练起来哦!
【复述字母或数字】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随机的选择一组数字,让孩子复述,由易到难。
比如孩子一开始记住4个数字,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基本可以完整的复述后,父母就要增加难度了,调整到5个数字,这样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
家长还可以复述字母、字母和数字混合。需要注意的是,这样训练时,设置的复述题目规律越小,对孩子的挑战就越大,长期训练会有很好的效果。
比如“123456”肯定要比“atcmk85”的难度大,孩子需要集中更多的注意力,调动更多的脑细胞来记忆。
【听音找差异】
家长给孩子读两段相似的句子,让孩子指出其中的不同。
比如下面两个句子:
1、我像三月里的桃树,一夜之间变成一幅画,一本书,花枝招展,灿烂的自己都不认识。
2、我像三月里的桃树,一夜之间变成一首歌,一本书,花枝招展,灿烂的自己都不认识。
句子很类似,孩子要仔细听出其中的不同,就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调动自己的听觉分辨能力。
【听音打节拍】
父母和孩子制定好规则,比如数1-50,末尾是1的拍1次手,末尾是2的拍2次手,末尾是3的拍3次,是4的不拍手。
图源:摄图网
也可进行更高难度的“反指令游戏”,家长说站着,孩子蹲下,家长说前进,孩子就后退。
最后,小铃铛再啰嗦一句,感统失调,6岁是最佳治疗关键期间,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行为异常的表现,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接受专业的的治疗。
要记住,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