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又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该症于学前起病,呈慢性过程。
病因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因不清,目前认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由多种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单独或协同作用造成的一种综合征,好发于青少年、儿童及早产儿。
好发人群
儿童青少年与儿童期、青少年期疾病,包括病毒感染、脑膜炎、脑炎、头部损伤、癫痫、毒素和药物有关。
典型症状
注意缺陷
注意缺陷为本症最主要的表现之一,患儿主动注意减退,被动注意增强,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听讲,易受环境的干扰而分心,注意对象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做作业时不能全神贯注,做做玩玩,粗心草率。做事有始无终、丢三落四,常半途而废。做作业拖拉,不断地以喝水、吃东西、小便等理由中断,做作业时间明显延长。轻度注意缺陷时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集中注意,如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等。
活动过多
活动过多主要表现为过分不安和(或)小动作多,患儿行为幼稚,与其年龄不相符,常来回奔跑或小动作不断,在教室里不能静坐,常在座位上扭动或站起,严重时离开座位走动,或擅自离开教室,话多、喧闹、插嘴、惹事生非,影响课堂纪律,多动有两种类型:
持续性多动患儿的多动性行为见于学校、家中等任何场合,常较严重。
境遇性多动,多动行为仅在某种场合(多数在学校),而在另外场合(家中)不出现,各种功能受损较轻。冲动
情绪不稳,易激惹,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即使知道会导致不良后果却仍然抑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常伴并无明确目的的快速、不精确的行为动作,表现幼稚,易受外界刺激而过度兴奋,易受挫折。行为唐突、冒失,不考虑后果,出现危险或破坏性行为,事后不会吸取教训。
学习困难
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差,患儿智力是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其学习困难的原因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有关。出现学习困难的时间,决定于智力水平及多动症的轻重程度,智力水平中下的严重多动症患儿在学龄早期就可出现学习困难。智力水平较高、多动症状较轻的,可在初中阶段才出现学习困难。
而区别“多动症患儿”与“孩子调皮捣蛋精力过剩”,需要细致分辨:
1、注意力区别
患多动症的儿童几乎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使是看绘本或动画片时,也不能专心致志;
但顽皮儿童在看喜欢的动画片的时候,能全神贯注,还讨厌其他孩子的干扰。
2、目的性区别
顽皮儿童的行动通常有自己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和安排 —— 哪怕这个目的就是为了给大人捣蛋……
而多动症患儿的行动是冲动而杂乱的,往往有始无终。
3、控制力区别
顽皮儿童在严肃的陌生环境中,有自控能力,能“装作很安静”,甚至有时会害怕得躲在家长身后。
多动症患儿则往往在任何场合都无节制喧闹,“无所畏惧”。
始终记住,如果家长担心孩子有多动症的迹象,一定要前往寻求正规的神经专科医生诊断,我表姐的孩子已经在我们医院诊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