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妇儿联盟合作机构
西南儿童医院高新院区
残联定点
首页 康复知识 感统失调

孩子在学校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什么原因?这六种办法,家长一定要学习

文章发布时间
2022-07-14
西南儿童康复医院
西南儿童康复医院

孩子在学校表现得好动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喜欢捉弄人,浮躁,爱发脾气,缺乏自信心。上课不自觉地下位子走动,扭动身体,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和嘴,接老师的话茬,不能听老师的指令,不会做操,不爱写字和读书,左右不分,方向感不明,经常磕磕碰碰,喜欢爬高,绕圈子跑,旋转不晕,怕走平衡木等等。他们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给家长添麻烦,挑三拣四。很难与他人分享快乐,也不愿意和他人分享玩具和实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有的孩子自己学不到东西,也影响课堂纪律,让老师感到很头疼。

一、什么是前庭平衡觉呢?

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式感应器官,叫前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网络,便是前庭觉。它是感觉、运动觉中转站。大脑半球单侧功能分化(包括视、听、嗅、语言)及运动协调均依赖脑干部功能的完整有效工作。

由于前庭是大脑门槛,整个身体的触觉、关节活动信息也必须再次过滤,以选择重要的信息做回应,所以前庭觉必须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协调,才能正确分辨和认识身体的空间位置,这就是所谓的前庭平衡。前庭觉不良,身体活动会直接受到影响,笨手笨脚、不听指挥,视听神经系统都会扭曲,形成听讲、阅读、书写、计算等学习问题。

前庭感觉系统和大脑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前庭系统功能正常时,人的一生中,对重力感会有持续性的相类似的信息输入,这些感觉信息会与其他感觉信息一起以不断重叠的方式输入大脑,所以一般人的大脑对重力的反应是持续不变的。这些重力感的信息,由于相当持久和稳定,在它输入神经系统后,就会成为眼睛及其他身体感觉在判断信息时的重要参考资料。

前庭器官随时在告诉我们头和身体的方向我们的视觉信息才有意义。所以,前庭信息处理不良的孩子,视觉便很难跟着移动的目标,也很难将双眼由一点移到另外的一点。眼肌和颈肌上的信息反应处理也会发生问题,造成孩子在阅读、玩球和划线上的困难。

此外,前庭神经会将信息有脊髓椎体神经体系传达到身体各部分,通知肌肉的收缩和运动。同时也会将这种肌肉和关节的信息传到前庭经核及小脑。如果这方面功能不良,便无法达成感觉的统合,小孩子会常常跌倒或撞墙,动作上也显得笨手笨脚,甚至害怕行动,还造成感觉信息的传入严重不足,影响身体的协调能力。

前庭系统中的网状组织的作用,是帮助大脑保持清醒和警觉状态,所以,当身体快速转动时,前庭系统必须迅速调节,才能让我们保持适度的清醒。如果前庭体系活动量低,调整的作用就不足或较差,孩子于是出现多动及注意力涣散的现象。

感觉统合运动有很多在复苏前庭刺激,使孩子能恢复安静,身体活动才能有组织力。

二、促进前庭平衡觉,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通过给予前庭器官的各种不同程度的刺激,使调节姿势的反应的前庭功能正常化,在接收触觉刺激的同时,有助于其他感觉的统合。前庭的功能对大脑整体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刺激内耳前庭是一种卓有成效的矫治方式。

下列各种运动的训练来刺激平衡能力的发展:

1、旋转运动:旋转圆桶、旋转木马、旋转椅子等。

2、摇晃运动:采取腹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头脚颠倒等体位进行千秋、吊床等游戏。

3、平衡运动:走平衡木、平衡板等。

4、跳跃性运动:蹦床、翻滚、垫上运动等。

5、姿势反应性运动:进行儿童踏板车、沙坑、草坪、滑梯腹部爬行等游戏。

6、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的体验:让孩子一只脚着地,一只脚踏上滑行的儿童踏板车。

对孩子前庭平衡功能的训练应从怀孕时开始。胎儿在前三个月主要是发育大脑神经系统,但此时的妈妈都比较紧张地“保胎”而很少活动,有的孕妇在床上要躺好几个月。其实,在整个怀孕期间孕妇都应该适当地活动,如散步、一些家务等。

孩子出生回家后,每天都可以做几秒钟俯卧抬头、头竖直等训练。适当的摇抱孩子,不要老让孩子躺在床上看天花板。

三个月开始训练孩子翻身,六个月开始训练孩子坐,七、八个月开始训练孩子爬行。据调查,现在有不少孩子没有经过爬就学走路,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充分的爬行训练与孩子的注意力、动作协调性、语言能力等关系密切。

所以,家长不要给孩子过早使用学步车,不要超越爬行阶段。十二个月时训练孩子走,然后逐步训练孩子跑、跳、单、双腿蹦、上下台阶、走平衡木、坐滑梯、跳绳、拍球、坐旋转游戏等活动能力。

如果家长有更多关于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为你一一解答。

医生团队
专家推荐
主任医师/教授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多动症(ADHD)、学习困难/学习障碍、抽动症、发育性语言障碍、脑瘫、感觉统合障碍、情绪障碍、发育迟缓、遗传代谢性疾病(Rett综合症、DMD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天使综合征)、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心理障碍等诊断、评估和康复治疗。矮身材、生长落后、身高促进、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肥胖症、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主任医师
矮身材、生长落后、身高促进、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肥胖症、儿童营养、儿童保健、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副主任医师
儿童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等儿童生长发育疾病诊疗。
副主任医师
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甲低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疾病临床诊治。
主任医师
儿童发育迟缓、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孤独症、遗尿症等诊治,儿童早期发展促进、高危儿筛查与评估、干预。
教授/主任医师
儿童生长发育疾病,如矮小症、性早熟与肥胖症、甲状腺功能紊乱等病的诊断及治疗。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医院首页
首页
医师团队
医师团队
咨询预约
咨询预约
电话问诊
电话问诊
康复课程
康复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