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家长先问自己两个问题,然后再想打孩子:
1.打孩子能解决问题吗?
2.你希望孩子是情商高的人还是情商低的人?
第一个问题是,殴打一个孩子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殴打一个孩子只能让自己快乐一段时间,发泄他们的愤怒,阻止孩子目前的不良行为。然而,在教育方面,他们既不能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下次可能会发生),也不能破坏亲子关系(用暴力来控制暴力只会让孩子更恨父母)。
第二个问题是,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还是一个低情商的人?每当父母都是正常的,他们会希望他们的孩子是一个高情商的人,但大多数时候,父母说一套做一套,殴打他们的孩子只会让他们的孩子成为一个低情商的人。在大喊培养孩子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的同时,他们正在培养孩子成为一个低情商的人,因为无知是最可怕的。
你知道,控制孩子大脑情绪的部分需要等到26岁才能完全发展。在26岁之前,父母需要帮助他们的孩子锻炼他们的大脑,使他们的大脑更加理性。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发脾气,他们每次都会殴打他们的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孩子们的爬行大脑经常有机会,孩子们只能通过大声哭泣和翻滚来解决问题。
相反,家长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常常帮助孩子唤醒理智的大脑,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来排解,能有效的锻炼孩子理智的大脑。也就是父母面对孩子发脾气的做法,决定了孩子会不会成为情商高的人,或者是情商低的人。
父母的责任是帮助他们的孩子成长。当他们的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应该做的是帮助他们的孩子理解他们的错误,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然而,经过一次殴打,这些对成长的长期影响将为零。
现代父母遇到的难题不是不懂不会打孩子,而是明明知道不会打孩子,却总是忍不住想打孩子。
原因有两个:
首先,我们不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与他想要表达的思想完全相反,如果我们不懂一点儿童心理学的话。
例如,孩子们总是很粘人,这表明他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需要大人的陪伴。他们甚至总是无休止地打断成年人的谈话或他们正在做的事情。他们警告了好几次,但都没用。父母会非常生气和发脾气。其背后的真正原因可能是孩子们寻求关注,因为他们的父母通常对此关注太少。
了解孩子背后的原理,看到孩子的行为会生气,会心疼孩子当我们能够深入地了解孩子时,就会发现孩子的心理说:孩子每次发脾气都是在寻求帮助。
2.脾气开关我们触动心理
当我们看到孩子的不良行为时,我们想打孩子。此刻,我们被爬行大脑控制。由于愤怒,他们的心跳加快。由于心跳加快,大脑中的皮质醇升高。皮质醇再次加速心跳,大脑感到更大的压力,分泌更多的皮质醇。
当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时,我们就会进入一个死循环,而打孩子就成了我们发泄情绪的出口。
1.冷静自己
一旦我们能够冷静下来,我们就可以切断心跳,加速心跳,导致皮质醇分泌增加,并再次导致心跳加速。所以只要你冷静下来,你就可以远离你的脾气来解决这个问题。
如何冷静自己,眼不见心不烦,给自己几分钟的空间,不要盯着孩子,转移注意力,很快就会让自己平静下来。当然,这需要不断的练习,即使在今天,很多时候我会看着孩子,对自己说,不要生气,不要生气,真的不好,去阳台散步,远离孩子的家庭作业。
2.增加专业知识
有人建议,父母可以阅读几本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书,并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孩子。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本书最好的办法是告诉你原则,而不仅仅是方法。只有当他们理解孩子成长的问题时,他们自己的变化才能真正开始。
3.实践,实践,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
宏伟的理论最终会实现。建议母亲们写一本育儿日记。每次他们记录自己和孩子发脾气的时间和次数,圣人也会犯错误,更不用说我们不是圣人了。当我们记录下我们每次和孩子发脾气的次数和时间时,次数减少了,我们发脾气的时间被推迟了,这就是进步。不要告诉自己一上来就不要发脾气,这是不可能的。
作为父母,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不发脾气,而是在每次发脾气后,我们可以吸取教训,看到自己的成长。毕竟,孩子们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作为父母,我们也在探索。不要因为每次犯错误而责怪自己。我们应该知道,这对父母的成长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