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喜欢拿别人东西的孩子,家长该如何正确教育呢?
以下是我们和家长交流后决定用的方法,小女孩通过家长耐心的引导后,直到大班都没有在出现过拿别人物品回家这样的情况:
1,家长要坚持原则
家长发现要及时纠正,给物品的主人打电话说清楚,孩子把他的东西带回家了,明天会带回学校给她。
这个时候家长,也不要问为什么要把别人的东西拿回来,或者责备说你不知道拿别人的东西回来是不对的吗?不要去考究为什么,而是直接明确的告诉孩子,自己的东西不能丢掉,即便是很中意,也不可以私藏,因为这是别人的东西!
2,通过读书来改变,顾及他人的感受
其实大人们还可以创编了一个故事,主要是针对别人不见东西会难过。例一只乌鸦路过公园发现一个漂亮的布娃娃,他把她带回家了。乌鸦给布娃娃好多好玩的,布娃娃依然不开心。因为它很想念它的主人,它的主人在发现不见后很伤心和难过,最终,乌鸦把布娃娃送回给了它的主人,大家一起快乐做了好朋友。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如果我们拿了别人东西,别人会很伤心难过,孩子学会同理心,就知道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了。
3、生活中要常带入"共有概念"
孩子在两岁之前可能会分的比较细。知道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
在两岁到三岁的时候我们要多使用我们这个概念。比如说这是我们家的新电视,这是我们幼儿园的玩具。这样孩子就会明白这个世界在归属方面。除了你我他,还有我们你们这样的概念。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是"共有概念"。
4,家庭与社会的初步了解
让孩子知道家庭和社会之间的一个分别。比如孩子喜欢棒棒糖。这个棒棒糖放在自己家里面和放在别人家里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个在和宝宝的平时交流中就要告诉宝宝。
5,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征询别人的意见
就是当我们还不知道这个东西是谁的,或者说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一个不是自己东西的时候。我们要鼓励孩子去询问这个物品的主人。这样一来,那这个孩子就会知道如何跟别人交流。
通过前面的引导,孩子基本上可以安然的度过这物权意识这一阶段,孩子逐渐长大了,就不会再有这样的现象,他可以清楚地明白,谁的东西归给谁。主要是我们在家长遇到问题的时候,先不要否定孩子,把孩子的行为归为犯错一方,而是要耐心对待+正确的引导。问题就迎刃而解!
如果家长有更多关于儿童成长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为你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