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妇儿联盟合作机构
西南儿童医院高新院区
残联定点
首页 康复知识 心理咨询

孩子5岁了一点也不听话怎么回事儿?父母们可以参照这10条

文章发布时间
2022-07-29
西南儿童康复医院
西南儿童康复医院

“真的很苦恼,孩子总是不听我话,我每次想要控制情绪,就是控制不了,一发火就会打骂他,我就是想让他长记性。买了很多育儿书看,知道不能打孩子、吼孩子,但是看到其他孩子特别听话懂事,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一、孩子不听话,但是你们有仔细分析过原因吗?

1.父母的教养方式太过陈旧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光凭老一辈经验,他们会觉得:我们以前也是这么过来的。可你要知道,现在跟以前是不好比的,现在科技网络发达,孩子接触的东西不可控,而且现在的孩子智力高、语言成熟,但比较敏感,不能受挫,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差。

所以,作为家长,对待孩子的教养方式,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2.家长误把说教当作关心

家长总是说教、唠叨,久而久之孩子内心就会自动屏蔽这些。

比如一些家长:“告诉你要认真复习,不认真就考不好,你不听我的话能有什么好结果,我都是为你好,天天回来就知道玩,你怎么考的好?...(此处省略一万字)”

这种说教,根本没讲到点子上,都是废话,孩子如何会听?

所以,换成这种说法是不是好一些了:“哪几题扣分了啊?为啥会做错呢?哦,原来是时间来不及啊~~那要怎么做才能提高答题速度呢?哦,可以练练习题册啊~~那咱去买一本,每天做几题练练手呗!你是先做作业还是先练习题册呢?时间够吗?咱们先完成作业再玩一会儿,行么?”话不在多,恰到好处的讲道理,孩子才能听进去。

3.满足物质需求便以为能代替亲情

爸爸妈妈们忙于工作赚钱,为了弥补孩子,便满足孩子各种物质需要,以为这样就是爱孩子、关心孩子,殊不知缺少父母的陪伴,孩子内心是缺失的,物质的满足无法代替亲情的陪伴。所以,爸妈的陪伴会让孩子觉得很温暖很幸福,性格也会更开朗。

4.长辈过分宠溺,孩子恃宠而骄

爷爷奶奶带孩子,过分宠爱孩子,导致孩子任性、对父母没有敬畏之心,打不得骂不得,一味索取,得不到就发脾气、无理取闹。

那么,可通过一些必要的教育手段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习惯。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坚决不妥协。但切忌没耐心、态度粗暴,更不要打骂孩子。另外,父母可经常带孩子外出散心、野餐、游泳等,通过这些有益的活动,加深亲子感情,久而久之,孩子便能自觉听从父母的意见。

5.部分孩子住宿学校,缺乏安全感

孩子住宿在学校,一周或者半个月回家一趟,缺少家人的陪伴,内心孤僻、缺乏安全感。有孩子说“我上初一,刚开学时住过两天校,刚开始没什么,后来越来越想家,上课吃饭睡觉忍不住都想哭,后来我住校的第三天下午我妈把我接走了。”

事实上,过早的把孩子送到学校住宿,或许可以提高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但孩子可能会受很多苦。有的一二年级的学生,才上学时连饭都吃不上,有时候卡丢了、钱丢了,也不敢说,只有自己饿肚子。有的孩子在宿舍受到室友排挤也会过得很艰难。所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尽量不要让孩子住宿学校。

6.老师对孩子区别对待,影响孩子性格塑造

个别孩子因为调皮或者成绩不好,被老师区别对待甚至打压,导致孩子失去学习兴趣。老师对于孩子的性格塑造、学习成绩影响是很大的,如果老师经常对学生批评、谩骂,孩子会觉得很沮丧、反感、叛逆。并逐渐对这门科目的老师产生敌意,丧失对这门科目的兴趣。

要知道,未成年的孩子还未形成自己完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学校里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和鼓励。家长多与老师沟通交流,多支持老师工作:各种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节日亲子表演,亲子手工大赛等等,至少有一次积极配合!另外也要给孩子传递“老师很喜欢你”的观念,孩子对老师印象加分,老师对孩子也会更关爱。

7.夫妻关系不和睦,影响孩子情感认知

夫妻俩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不统一,或出现夫妻情感危机、争吵动手,对孩子性格问题埋下隐患。夫妻立场对立,孩子面临选择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孩子很敏感,一旦发现父母感情皲裂,会产生恐惧和压力;夫妻的争吵、冷战、家庭暴力会引导孩子到一个错误的情感认知,未来恐婚;父母成天吵架,孩子抬不起头,可能会产生自卑感,做事畏首畏尾。

所以,为了孩子,要积极建设好夫妻关系,经营好这个家庭的氛围。夫妻恩爱,相互尊重,孩子也会彬彬有礼、富有爱心,更乐于表现自己,待人处事更加大方得体、有修养。

8.单亲家庭孩子更容易敏感内向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母亲的慈爱、父亲的严教,缺一不可。但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无法完整享受父母双方的爱,并可能面临更加复杂的家庭关系,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他们更容易变得敏感、自卑,甚至极端。单亲家庭环境,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可能伴随他成年,特别是有的单亲家长,把对生活和对前任的抱怨都发泄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给自己“争口气”。

所以,家长要及时调整心态,担负起父母的双重角色。切忌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诋毁和谩骂另一方会导致孩子产生怨恨心理。家长要理性施爱,宽严适度。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严,也不单纯用物质和金钱弥补孩子心灵的缺失。鼓励孩子多交几个乐观、积极、优秀的朋友,帮孩子选择一个正确的朋友圈。

9.二胎家庭中,老大失宠没地位

二胎家庭问题随处可见。父母把关注更多放在弟弟妹妹身上,导致大宝“失宠”。家长总觉得大宝不懂事、责备他,导致孩子爱争抢、叛逆长辈、心理阴暗、学习不用心。

老大争宠、叛逆的背后,只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关注,想要父母更多完整的爱。孩子的异常行为,其实是想告诉父母:爸爸妈妈,请你们看看我,我也需要爱!

所以,二胎家庭不要总是把大的晾在一边,多重视大宝的感受,给孩子平等的爱。让老大参与其中,承担起哥哥姐姐的责任,让他感受到自己被重视的同时,也能让小宝感受到老大的友爱。

10.其他外在因素

网络上充斥着不健康内容,误导孩子的价值观发展;各种手机游戏诱导孩子沉迷其中;同学之间相互攀比;校园暴力等等

孩子不听话,总有些特殊原因,父母要细心观察分析,找对原因,耐心诱导。

二、三个简单的行为建议

拥抱:可使孩子明白,虽然做了错事,但父母依旧爱自己,使孩子对父母不产生抵触情绪。

对视:可使孩子从父母的眼神中,看到父母对他的爱,和对他任性的不喜欢。

谈话:简短明了,主旨清晰,使孩子在保持自尊心的前提下,明白自己错在何处,今后如何改正。

如果家长有更多关于儿童心理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为你一一解答。

医生团队
专家推荐
主任医师/教授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多动症(ADHD)、学习困难/学习障碍、抽动症、发育性语言障碍、脑瘫、感觉统合障碍、情绪障碍、发育迟缓、遗传代谢性疾病(Rett综合症、DMD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天使综合征)、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心理障碍等诊断、评估和康复治疗。矮身材、生长落后、身高促进、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肥胖症、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主任医师
矮身材、生长落后、身高促进、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肥胖症、儿童营养、儿童保健、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副主任医师
儿童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等儿童生长发育疾病诊疗。
副主任医师
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甲低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疾病临床诊治。
主任医师
儿童发育迟缓、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孤独症、遗尿症等诊治,儿童早期发展促进、高危儿筛查与评估、干预。
教授/主任医师
儿童生长发育疾病,如矮小症、性早熟与肥胖症、甲状腺功能紊乱等病的诊断及治疗。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医院首页
首页
医师团队
医师团队
咨询预约
咨询预约
电话问诊
电话问诊
康复课程
康复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