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妇儿联盟合作机构
西南儿童医院高新院区
残联定点
首页 康复知识 心理咨询

幼儿园孩子不合群也不怎么说话怎么办?四招还你一个外向开朗孩子

文章发布时间
2022-08-03
西南儿童康复医院
西南儿童康复医院

一、从哪些表现可以看出孩子的性格比较孤僻,容易不合群呢

1.不知道该怎么与人说话

有些孩子性格不那么开朗,也很少说话。并不是他不愿意说,而是他不懂得怎么与人建立联系,缺乏与人交流和交往的技巧。

2.目光不敢与人对视

说话时目光是闪躲的,不敢与人对视,甚至你告诉他说话要看着对方,他还是会回避。这样的孩子往往也不喜欢与人打招呼。

3.对周围的事漠不关心

就如乐乐一样,只喜欢自己静静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至于周围发生什么事情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好像只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4.说话声音特别小

这一类孩子基本不敢大声说话,跟谁说话都是声音很小。碰到人多或者陌生的地方,更是不敢说话,有时只用点头、手势等来代替。

5.难适应新的环境

如果换了一个新的环境,就会表现出不适应。比如说人会特别烦躁,脾气也会变得很大。即使有人关心,他也表现出无视,更别说主动去关心别人。

二、家有孤僻、不合群的孩子该怎么办?

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我有一个亲戚家的孩子,在父母离婚后,孩子就变得不爱说话。就连最亲的爷爷奶奶跟他谈话,他也总是沉默不语,让人十分担心。

不得不说,孩子的性格变成这样,跟家庭的变故有关系。父母之间的分歧甚至贞子给孩子心里留下了阴影。

因此父母要积极改善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不要用伤害的语言在批评孩子要多给孩子一些温暖,关注孩子的生活学习。要高质量地陪伴孩子,比如和孩子一起看书散步做游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孩子感受爱,才会有安全感。

2.给孩子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

可以带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比如带孩子到小区楼下和同伴一起玩耍;或者到游乐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孩子多的地方。

最好可以带上孩子比较熟悉的伙伴一起,父母不要过多干扰,放手让孩子去玩,慢慢的孩子就会融入到孩子群中。

3.父母少包办代替

不少妈妈包办代替太多,孩子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依赖心强。父母要引导孩子去关心家人,避免孩子有唯我独尊的心理。

孩子稍稍长大以后也没必要时刻跟在孩子身边要放手,让孩子独立去玩,在游戏中独立探索解决问题,逐渐建立自信心。

4.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孩子孤僻不合群,有的时候是因为自我中心太重,无法听取他人的意见,缺少合作的意识。

父母就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听取小伙伴的意见。比如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时可以问问孩子是否玩得开心,了解一下玩的情况肯定孩子做得对的地方指出孩子的不足。如果有做得不对的地方,父母要学着谅解孩子。

如果家里的孩子已经出现孤僻、不合群,父母也不必过于紧张,而要积极引导,努力调整家庭的氛围,带孩子多户外,创造与人交往的环境。相信只要用心,孩子一定可以慢慢地改变。

如果家长有更多关于儿童成长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为你一一解答。

医生团队
专家推荐
主任医师/教授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多动症(ADHD)、学习困难/学习障碍、抽动症、发育性语言障碍、脑瘫、感觉统合障碍、情绪障碍、发育迟缓、遗传代谢性疾病(Rett综合症、DMD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天使综合征)、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心理障碍等诊断、评估和康复治疗。矮身材、生长落后、身高促进、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肥胖症、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主任医师
矮身材、生长落后、身高促进、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肥胖症、儿童营养、儿童保健、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副主任医师
儿童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等儿童生长发育疾病诊疗。
副主任医师
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甲低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疾病临床诊治。
主任医师
儿童发育迟缓、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孤独症、遗尿症等诊治,儿童早期发展促进、高危儿筛查与评估、干预。
教授/主任医师
儿童生长发育疾病,如矮小症、性早熟与肥胖症、甲状腺功能紊乱等病的诊断及治疗。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医院首页
首页
医师团队
医师团队
咨询预约
咨询预约
电话问诊
电话问诊
康复课程
康复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