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去上幼儿园,除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应学校生活,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他们接触同龄人,学会与同伴交往。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里不合群,一是他们自己会觉得没意思,另外也会影响到他们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
1、自身性格问题
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在与人相处的过程当中,比较被动,不愿主动与别人交朋友。而性格内向的孩子,一类是先天因素,另一类就是跟后天成长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在上幼儿园以前,有些孩子在家中被保护的非常好,平时只跟家里人接触,而很少出去接触外界环境和其他人。这样就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偏内向,不愿与人交往。
2、曾经有过不愉快的经历
有些孩子在幼儿园里不合群,则是因为曾经有过同伴交往的不愉快经历,导致心中有防备。
如果曾经在跟小朋友玩的时候,被抢过玩具或者是被打过,有了这样不愉快的经历,有些孩子就会对同伴交往产生恐惧感,不愿与人主动接触。
3、缺乏同伴交往的技巧
有些孩子是有意愿与小朋友一起玩的,但是却不知道如何跟别人玩。要么是不敢主动去打招呼,要么是行为过火让别人拒绝。
在与同伴交往的时候,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的。如果孩子缺乏这样的技巧,不容易开展同伴交往的行为。
4、家长过多限制
有些家长与孩子的管教,管得特别宽。就连孩子交什么朋友,家长都要严格地限制。“谁谁比较脏。离他远一点。”“谁谁爱打人,不要跟他玩。”
如果家长经常跟孩子这样说,那么孩子就慢慢的不愿意与其他人一起玩了。
孩子不合群,其实大部分的原因都出在家长身上。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讲,性格内向到一点都不愿意与人交往的,这种程度是很少的。更多的还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家长教育方式的问题。
对于孩子不合群的问题,家长一定要有正确的认知,不要觉得孩子小,不喜欢跟别人玩就不玩吧,这也没什么关系。同伴交往对于孩子的身心成长,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其作用仅次于亲子交往。
1、给孩子提供同伴交往的机会
从孩子的婴儿期开始,家长就要多带他们走出家门,接触外面的环境,接触同龄人,让孩子有机会去尝试同伴交往。
2、教给孩子与人交往的技巧
教给孩子礼貌用语,如何主动的去跟别人打招呼,当遇到同伴之间有矛盾的时候,该如何处理等等。这些与人交往的技巧,家长都要通过日常的互动或者是语言来教给孩子。
3、多鼓励孩子
如果孩子有不合群的情况,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去跟同伴交往,但是不要强迫他。家长要有耐心,来帮助孩子改善这个情况。家长可以陪同孩子,还跟小朋友打招呼或者是加入小朋友们的游戏当中来。每当孩子有了进步,家长要及时的去肯定他鼓励他,让孩子树立与同伴交往的信心。
平日里,家长要重视亲子之间的互动。多跟孩子聊天,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当亲子关系比较稳固健康的时候,孩子会更有信心去跟同伴交往。
如果家长有更多关于儿童心理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为你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