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少儿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
认知就是认识和知识。认识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是人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知识是这个过程的结果。幼儿认识事物是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的。
那么幼儿心理如何发展,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只是与感觉、知觉、思维等心理过程结合在一起。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一般来说,幼儿的年龄越小,无意注意的作用越大。
幼儿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开始迅速发展。幼儿的注意力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注意力是幼儿注意的能力。幼儿注意力的发展不仅影响幼儿的智力,而且影响幼儿对新知识的接受效果。
客观事物有许多属性,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就是感觉。知觉是人对直接作用在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感觉可以根据人在感觉事物时用什么感觉器官分为:视觉、听觉、嗅觉、运动觉等,接受外表刺激的感觉叫外部感觉,接受身体内部的刺激的感觉叫内部感觉。
记忆是人对看到或经历过的人、事件、做过的动作,体验过的情感在大脑中的信息保存、加工和提取的心理过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
1.识记
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
(1)无意识记是没有预定的识记目的,不需要特定的识记方法,不需特殊的意志努力的识记。
(2)有意识记是具有自觉的识记目的,需要一定的识记方法,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例如中大班的幼儿为了参加幼儿园举行的讲故事比赛,幼儿就会想各种办法记住故事,这是有意识记。
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
(1)机械识记是在不理解内容的条件下主要利用复述完成的识记。
(2)意义识记是在理解材料的内容后,依靠已有经验的联系形成的识记。
2.保持
保持是过去识记过的事物印象在头脑得到巩固的过程。经历的事有的能全部保存下来-记住了。有些部分不能保存下来--记不住了,没有保持下来的部分就是遗忘了。
3.回忆
回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经验),记住的人、歌曲等的提取过程。幼少儿经历的某件事有的能全部保存下来,他们就能够全部回忆这件事,幼少儿经历过的某件事只有部分保存下来的就只能回忆部分内容。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表象是外部事物的形象在头脑里的保留。根据想象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的刺激下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看见一朵白云,觉得像只羊,就是无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而自觉进行的想象。
按照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可以把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符号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与之相应的新想象的过程。如幼儿听老师讲故事《小红帽》时,头脑会再造小红帽、外婆和狼的形象。而创造想象是根据已有的表象,在头脑里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思维是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如中班语言活动:“倒在大路上的大树”,老师让幼儿想“大树倒在大路上怎么办”的问题,就是幼儿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思维的间接性,如人们晚上睡觉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看见地上是湿的就推断-昨天晚上下雨了,这是人们思维的间接性。思维的概括性,我们把小猫、小兔、长颈鹿、大象等一类事物概括为动物,就是说无论是大的动物或小的动物,样子不同的动物,我们都可以叫它动物,扩大了我们对“动物”这个词语认识的范围和深度。从个体发展来看,思维可分为直觉动(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1.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是借助动作进行的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就是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就是运用言语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有些孩子为什么会这么任性?幼少儿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为什么会存在差异?这都是人与人之间气质气质、能力、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表现。
1.气质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特征。气质相当于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
2.性格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人对待外部事物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往往是稳定的。有的人做事细心,考虑问题很周到;有的人对人直率热情,但做事又常常出现一点小错误。对外部事物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就是一个人的性格。
转发分享,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