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出生意味着他们进入到了人生的新阶段,他们开始学习倾听、观察、与人交流、交流。也产生了儿童语言的发展。儿童的语言发展过程漫长而又短暂,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孩子语言发育的敏感期,孩子有语言产出时及时的给予强化,帮助孩子口语的扩展。那么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当中的康复训练重点都有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这一阶段的宝宝会对感官刺激比较感兴趣,我们在进行训练时,可使用较多的感官刺激,鼓励儿童主动探索环境,接触和运用日常物品来增强儿童物品的概念。
2.与孩子沟通时,尽可能多的使用身体语言,面部表情,手势及动作来表达情绪、需求等。
3.家长要多留意儿童非口语表达方式,及时给予回应,使用简单的词句与儿童互动。重点是培养儿童对他人和外界的兴趣性。
1.家长引导孩子用简单的话语描述今天的所见所闻,多重复儿童未掌握的词汇,加强对儿童语言的刺激。
2.鼓励儿童完成简单指令,和儿童一起唱歌,玩玩具,事事的边做边说,增强与儿童的互动沟通机会。
3.重复儿童喜欢的游戏及活动,从这些游戏和活动中学习新的技巧。
4.扩展儿童的生活环境和经验,鼓励儿童接触不同的事物,用不同的感官系统探索事物
1.多营造沟通环境,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口语或非口语)然后再满足儿童需求。
2.多向儿童表达感受及分享经验,培养儿童语言表达能力。
3.耐心听完儿童的话,了解他的意思后,适当扩展词汇和句型可产出语音。
1.家长在和孩子交谈的时候,可尝试拓展儿童说话,有需要时适当补充内容,扩展句子长度。
2.可通过日常生活来强调分类,先后次序,对比等概念,鼓励孩子重复自己的经历及说简单故事。
3.儿童到了三四岁的时候,语言发展活跃,但尚未发展成熟,说话时构音器官还未完全协调。
4.儿童需要表达丰富意思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断断续说话不流畅的现象,可能要持续几个月,然后才逐渐消失。这时候家长可以在游戏中给予孩子大量的语言持续刺激。
1.引导儿童观察周围事物,并解释其中逻辑关系。
2.向儿童解释较复杂的字词,丰富其词汇认知,鼓励儿童与他人分享个人的经验和感受,自创故事。
3.当儿童遇到困难,鼓励他们想办法解决,制造社交机会,提升儿童的合作精神,协商技巧,处理冲突的技巧,以培养儿童的社交沟通能力。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更多关于孩子语言训练问题,家长也可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值班老师,他们会为你提供专业、细致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