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0~3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大部分情况下,婴幼儿的语言发展要经历三个重要阶段,也就是语言准备阶段、理解语言阶段、表达语言阶段。
0-1岁是语言准备阶段。虽然婴幼儿还不太会说话,但是在为语言的产生做积极的准备。
1-1.5岁时语言理解阶段。婴儿开始开口说话,能说出一定量的词汇,对成人语言的理解能力迅速发展。
1.5-3岁时语言表达阶段。婴幼儿的语言能力飞速发展,是语言发展的突发期,词汇量迅速增加,并且能表达出短语和句子,听和说的积极性很高,而且能力也提高的很快。
1、语言环境的统一。这是孩子语言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家中的语言环境会导致孩子在语言储备时相同的表达意思要储备不同的词汇。比如方言、外语、普通话交织在一起。对于孩子来讲,方言与普通话就是完全不同的语言,虽然都是中国话。
2、带养人。一个性格开朗,善于表达的带养人带孩子,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语言储备。相反,不善言辞的带养人带孩子,孩子的语言储备肯定少的,并且会影响到孩子也不愿意张嘴说话。
3、语言替代。孩子在刚开始张嘴说话时,想要什么基本上都是“嗯”“我”“要”,然后配合上指的动作。很多带养人会直接理会到孩子的意思。例如,呀~你是不是要喝水啊!然后直接拿给宝宝。长此以往,宝宝也会养成习惯性的语言表达,不喜欢多说。正确是做法是要带着宝宝强调一遍想要喝水怎么说,这样才会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想做的事情。
1、亲子对话和情感交流。宝宝从0岁开始就能感知到外界的一切,只不过表达的方式有所变化。所以我们在宝宝出生之后就要有丰富的语言和宝宝进行沟通。父母与婴儿间的交流和沟通是建立婴儿良好言语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当婴儿听到父母在对他说话时,他不仅会学习说话的节奏、韵律以及整体感觉,而且大脑的思维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带养人一定要利用一切机会,与婴幼儿做言语上的交流。
2、善于运用肢体语言。语言专家曾经说过,父母与婴儿交谈,应该多运用肢体语言。但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在使用肢体语言时,一定要说出相应的口语,再给婴儿想要的东西,而且要注意肢体的重复巩固,这样才能有效的将词语和事物或者活动的意义联系在一起。
3、听觉功能的练习。听觉功能对于语言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宝宝出生开始,我们就要开始训练宝贝的听觉追踪以及视觉追踪。如果听觉功能障碍,宝宝的语言发展是不可能正常进行的。所以,我们也要注重孩子的听力练习。
4、逻辑思维。在宝宝2岁的时候,就慢慢的具备数学逻辑的认知的思维。在数数的过程中,也能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5、统一语言环境。孩子从0-6岁都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因此,在语言上我们一定要规范、统一。
6、社会交往。科学实验证明,婴儿也存在社会交往的行为。所以我们不要以宝宝太小为理由,整天不让孩子出门。婴幼儿言语发展的进程中,社会交往也会产生一些影响。
总而言之,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孩子的语言发展以及其他方面能力都依赖于家庭的带养环境。我们带养人只要好好的运用好与婴儿的交流方式,就能帮助孩子在语言上很好的发展。
如果家长有更多关于语言迟缓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为你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