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妇儿联盟合作机构
西南儿童医院高新院区
残联定点
首页 康复知识 语言障碍

两岁宝宝不会说话且小脑扁桃体下疝,家长们请引起重视!

文章发布时间
2021-12-28
西南儿童康复医院
西南儿童康复医院

两岁宝宝不太会说话,且查出来小脑扁桃体下疝,这种病是不必须要手术?手术是不是要尽早做?这些问题都令家长朋友苦恼。

儿童出现小脑扁桃体下疝,不一定非要手术!

为了进一步治疗,家长带宝宝来我院,但是在这里却得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治疗意见——保守治疗。我院专家给的建议:这个宝宝虽然下疝比较严重,但是①宝宝没有症状;②他脊髓也没有出现空洞,没有形成脑脊液循环的障碍。这种情况还是建议进行保守治疗。

最近,家长又带宝宝来复查,从片子上看到孩子小脑扁桃体已经向上走了,走到了颈1层面,而且下方也是非常圆钝的,脊髓也没有空洞,所以这位患儿的保守治疗是非常成功的。

儿童小脑扁桃体下疝什么时候要保守,什么时候要手术?

对于儿童小脑扁桃体下疝来说,不一定非要手术治疗,如果宝宝没有明显症状,脊髓没有出现空洞并且脑脊液循环是畅通的,没有压迫到延髓,没有出现后组颅神经症状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予一个保守的机会,不要急于进行外科处置。

反之,如果宝宝出现上面这些问题,出现上肢乏力、肌力减退、痛温觉减退、走路不稳、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等等症状时就要尽快手术,这种情况下小脑扁桃体下疝不尽快手术,发展下去还会有瘫痪可能。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来说,既要有进行手术处置的能力,同时还要有一个尽量保守治疗,不要动刀的这样一个初衷,这样才对患者更加有益。

如果要做手术,什么时候做好?

一般情况下,如果宝宝出现明显症状,小脑扁桃体下疝压迫延髓,出现脊髓空洞、脑积水等等,就要尽快手术了。这个时候就算宝宝年龄较小甚至只有几个月,也应该尽早的手术。

但如果宝宝还没有明显症状和脊髓空洞等等问题,可以观察,等宝宝大一点的时候需要做了再做。

医生团队
专家推荐
主任医师/教授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多动症(ADHD)、学习困难/学习障碍、抽动症、发育性语言障碍、脑瘫、感觉统合障碍、情绪障碍、发育迟缓、遗传代谢性疾病(Rett综合症、DMD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天使综合征)、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心理障碍等诊断、评估和康复治疗。矮身材、生长落后、身高促进、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肥胖症、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主任医师
矮身材、生长落后、身高促进、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肥胖症、儿童营养、儿童保健、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副主任医师
儿童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等儿童生长发育疾病诊疗。
副主任医师
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甲低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疾病临床诊治。
主任医师
儿童发育迟缓、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孤独症、遗尿症等诊治,儿童早期发展促进、高危儿筛查与评估、干预。
教授/主任医师
儿童生长发育疾病,如矮小症、性早熟与肥胖症、甲状腺功能紊乱等病的诊断及治疗。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医院首页
首页
医师团队
医师团队
咨询预约
咨询预约
电话问诊
电话问诊
康复课程
康复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