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妇儿联盟合作机构
西南儿童医院高新院区
残联定点
首页 康复知识 感统失调

小学生上课总是扭来扭去做小动作怎么办?教你3招,轻松解决孩子“多动”

文章发布时间
2022-07-02
西南儿童康复医院
西南儿童康复医院

家有小学生的家长经常会抱怨一个现象:小朋友在学校上课的时候不专心听讲,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也多(比如:玩铅笔、切橡皮等),作业也不按时完成。有的家长经常因此收到班主任的微信提醒,甚至课下找家长谈话。

其实,缺乏专注力,坐不住是小学阶段小朋友身上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不仅在学校,孩子在家也经常如此——让他读书写作业,没几分钟就要从房间出去喝水、吃水果......做事拖拖拉拉。

相信各位家长为了提高孩子专注力肯定想过办法,甚至可能有严厉的责骂过孩子。但这样有用吗?如果不明白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只是抱怨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要求做事,给孩子施加更严厉的要求,最终可能让孩子的专注力进一步降低,亲子关系矛盾更严峻。

今天,我们将从3个方面跟大家介绍孩子专注力低的原因,进而给出3个提高专注力的建议。

一、影响孩子专注力的3个因素

1.生理原因

7-12岁的孩子上课坐不住主要和孩子的大脑快速发育、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均衡有关,故而自制能力差。

每位家长都要知道,不同年龄孩子的专注时间是不一样的。研究表明,4岁孩子可持续8-12分钟,5-6岁孩子可持续15分钟左右,7-10岁是15-20分钟,10-12岁可持续是25-30分钟。

所以如果让小朋友持续做一个超过他的专注力时间的项目,是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做到集中注意力。但也不是说孩子的专注力一定是不变的,通过科学的训练,也可以使孩子拥有超过当前阶段的专注力。

2.环境原因

互联网时代,孩子过早接触手机、电视里充满刺激性声音、图像等元素,不断提高孩子进入专注状态的阈值,对比现实生活中老师的讲课、实物书籍,孩子就会觉得无趣无味,导致对现实环境的注意力不够集中。

此外,由于现在食品极大丰富,小朋友们会接触并摄入很多含有糖、咖啡因、人工色素等食物,这些都会刺激孩子的情绪,影响专注力。有的孩子经常被换住所,一会儿去奶奶家,一会儿去外婆家住,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导致注意力问题。

3.家庭教育原因

家长因为工作忙碌、压力大,在语言和行为举止上表现出焦躁的情绪,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性格和情绪表达。

有的家长喜欢替孩子做事情,导致孩子缺失运动和应有的锻炼,感觉系统和神经系统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有的家长过多干预孩子,总是唠叨和打扰,就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注意力。

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要求孩子做不感兴趣的或超出能力的事情,迫使孩子撒谎或变换活动来逃避爸爸妈妈的要求。甚至,有的家长一次提出多个要求,使孩子顾此失彼,注意力难以集中。以上原因,是否有在您的家庭场景中出现过呢?搞清了造成孩子专注力不高的原因,我们就可以针对性的设计方法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二、提高孩子专注力的3个方法

1.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心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核心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孩子才会安心而享受地去做某些事情。否则,他只能惶恐地纠结于各种“不安心”因素,难以专注。

不打扰:当孩子做某件事情很投入时,尽量不去打扰他。避免关注过度孩子,以免孩子形成依赖,缺乏自主性。一次一件:给孩子安排任务的时候,一次只让孩子做一件事情,孩子才会专心去做好。

引导探索:当孩子对某项活动产生兴趣时,可以顺应他的需求,为他提供更多与之相关的资讯、材料、可能的相关活动,让他跟与其相关的事物关联,并帮助他横向或者纵向去拓展。

2.通过陪伴游戏的方式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家长的陪伴,以身作则的专注力演示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重要方法。家长多抽一些时间在孩子身边,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可以避免他们产生孤单的感觉。孩子和家长有更多的相处时间,也会降低他们对于电子产品的需求,而且还会增加双方的感情。所以,家长不管再忙也不能疏忽对于孩子的陪伴。

很多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能达到半个小时以上,但是上课或者做作业却很难静下心来。因为游戏是一个带有正向反馈刺激的闭环系统,通过“奖励刺激”-“简单的目标”-“明确的方法”-“即时的反馈”,很容易让人形成自我认同和成就感。

家长可以顺应孩子的心理,以游戏化的方式来提升孩子的专注力。比如将某个小物件放在手心里倒腾,猜最后在哪只手里。或者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关注某些事情,观察某些事物的变化,如季节、光影、色彩等的变化。引领孩子享受这一切,并且不给他压力,他就会在这一类活动中获得成长。

对应相对枯燥的项目,比如做作业,也可以设置一些奖励,引导孩子养成习惯,同时提高孩子的专注力。但需要在培养习惯过程中逐渐减少奖励的刺激,避免孩子形成依赖。

3.和孩子一起户外运动,提高孩子自信心和专注力

有些孩子对简单的事情可以沉下心来做,但是一遇到困难就会焦躁起来。其实害怕困难,很多时候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对自己欠缺信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勇于克服困难的心态,才能更专注地完成自己的任务目标。而带孩子参加体育运动是提升自信心最快的方法。

有些家长怕孩子学习落后,于是周末也要盯着孩子学习。但是没有休息的学习效率是不高的,孩子会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反而适得其反。周末带孩子放风筝或打羽毛球,让他们的眼睛能够平滑移动,较长时间地锁定一个目标。或者参加其他体育活动,如跑步、打球、爬山、跳远等,也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户外运动不仅能让孩子提高专注力,增强自信心,还能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

对于孩子专注力不足的问题,请我们的家长不要焦虑,不要怀疑孩子有什么问题。了解了导致孩子专注力不足的原因,给孩子做相应的训练,孩子自然做事会越来越专注了。

如果家长有更多关于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为你一一解答。

医生团队
专家推荐
主任医师/教授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多动症(ADHD)、学习困难/学习障碍、抽动症、发育性语言障碍、脑瘫、感觉统合障碍、情绪障碍、发育迟缓、遗传代谢性疾病(Rett综合症、DMD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天使综合征)、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心理障碍等诊断、评估和康复治疗。矮身材、生长落后、身高促进、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肥胖症、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主任医师
矮身材、生长落后、身高促进、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肥胖症、儿童营养、儿童保健、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副主任医师
儿童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等儿童生长发育疾病诊疗。
副主任医师
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甲低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疾病临床诊治。
主任医师
儿童发育迟缓、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孤独症、遗尿症等诊治,儿童早期发展促进、高危儿筛查与评估、干预。
教授/主任医师
儿童生长发育疾病,如矮小症、性早熟与肥胖症、甲状腺功能紊乱等病的诊断及治疗。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医院首页
首页
医师团队
医师团队
咨询预约
咨询预约
电话问诊
电话问诊
康复课程
康复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