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妇儿联盟合作机构
西南儿童医院高新院区
残联定点
首页 康复知识 感统失调

孩子数字6和9都分不清楚,是傻了还是癫了?!!

文章发布时间
2022-01-02
西南儿童康复医院
西南儿童康复医院

很多家长认为自家娃聪明伶俐,只要用心努力,成绩一定不在话下,可是慢慢就没那么淡定从容了,因为娃常常会有一些奇葩问题出现,让人匪夷所思,难以理解。

比如,数字6和9总是分不清,,身为父母深感无力,你说孩子马虎,不认真吧,他用一双迷茫的眼睛瞪着你,说他笨吧,似乎也没那么严重。

可是就是这么让人费解,你“问天问地问夕阳”,到底如何才能解决这个“异常”?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小朋友的视觉空间概念是逐步发展成熟的,这一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5~7岁,孩子可以分辨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左右,7岁时,能够理解换位思考,可以区分对面之人的左右。

2、7~9岁的孩子,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可以分辨左右空间的关系,比如小红在小明的左边,小明在小红的右边。

3、9~12岁,孩子能够形成方位的空间抽象概念了,他们可以根据表象、描述和记忆来建立空间关系。比如当孩子听到一个描述“滑梯在秋千的右边”,孩子的脑海里就会呈现出物体的空间画面,从文字里抽象出现实的场景。

所以,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字母反写和“镜像书写”是大脑发育的正常阶段,而到了8岁或者3年级以后,孩子对于图形和字符的空间辨别能力已趋向成熟,如果仍然有识别障碍和反写的现象,那么家长就要留心了。

“识别驱动”模块出了问题

学习系统的“识别驱动”模块有问题,对孩子影响不容小觑,它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信息的正确理解。尤其是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加,学习问题会越来越多,这个模块出问题的孩子,还会伴有以下一些问题:

阅读障碍,比如阅读经常落字、串行、读错;

注意力不集中,专注力差,很容易走神;

身体协调能力差,平衡力弱,走路易摔跤,玩闹时不知轻重。

“识别驱动”模块出现问题的原因

“感觉统合”理论是上个世纪出现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而孩子“识别驱动”的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感觉统合失调”。

根据这一理论,人主要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前庭觉和运动觉等7大感觉。其中的前庭觉主要通过控制我们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位,控制身体保持平衡;运动觉是辨别身体运动和位置变化的感觉。

感觉统合理论认为,人受到刺激时,大脑通过各个感觉系统整合信息,形成知觉,然后大脑做出相应的反应,就是感觉统合,即感觉——知觉——认知,如果脑神经无法完成感官信息的整合,认知便会有障碍,运动也会不协调,心理学上称为“感统失调”。

造成感统失调的原因有很多,先天性的原因主要有先兆流产、剖腹产或者早产的孩子,而后天如果爬行不足,孩子活动范围太小,陪伴不够让右脑感觉刺激不足等等,都会引起感统失调。

而这类问题产生的后果,往往在孩子上学后才会引起注意。

如何引导和纠正?

如果孩子本身就是剖腹产和早产,那么就要防患于未然,在家多跟孩子互动玩耍,尽可能多的调动孩子的各个感官,比如小婴儿阶段,就让孩子触摸各种不同质感的物体,多跟孩子说话,播放不同种类的音乐,多进行户外运动比如平衡车、蹦蹦床等。

有专门的感统训练课程可以带孩子参加,从婴幼儿到上学的孩子都会有相应的课程,如果已经上学的孩子,出现“识别驱动”的问题,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高级感统训练:视知觉能力训练、知觉转换能力训练、手眼协调能力以及专注力训练等等。

自己在家里引导孩子,总之问题早发现早“治疗”,才不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

医生团队
专家推荐
主任医师/教授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多动症(ADHD)、学习困难/学习障碍、抽动症、发育性语言障碍、脑瘫、感觉统合障碍、情绪障碍、发育迟缓、遗传代谢性疾病(Rett综合症、DMD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天使综合征)、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心理障碍等诊断、评估和康复治疗。矮身材、生长落后、身高促进、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肥胖症、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主任医师
矮身材、生长落后、身高促进、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肥胖症、儿童营养、儿童保健、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副主任医师
儿童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等儿童生长发育疾病诊疗。
副主任医师
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甲低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疾病临床诊治。
主任医师
儿童发育迟缓、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孤独症、遗尿症等诊治,儿童早期发展促进、高危儿筛查与评估、干预。
教授/主任医师
儿童生长发育疾病,如矮小症、性早熟与肥胖症、甲状腺功能紊乱等病的诊断及治疗。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医院首页
首页
医师团队
医师团队
咨询预约
咨询预约
电话问诊
电话问诊
康复课程
康复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