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童行·灯塔计划”分享会现场
10月3日,由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主办,西南儿童医院承办的爱心公益活动“一路童行·灯塔计划”第119期爱心家庭分享会在一楼大厅开展。
小语(化名)正在分享
台上这位小男孩正是119期灯塔计划的分享者小语(化名)。小语是119期活动中为数不多的选择由自己来分享的参与者。此刻这位勇敢、自信,正大方分享自己追高经历的小男孩,谁也想不到一年多以前的他正在为自己的身高迟迟不长而烦恼。
初尝中医干预,坚定追高信心
2024年的2月底,小语妈妈发现小语的身高不达标,近两年身高增长缓慢,身高比同龄人要矮,眼看着孩子越来越大,再加上自己和小语爸爸的身高都不高,这让小语妈妈更加焦虑了。
“虽然自己和他爸爸的身高都不高,但是儿子的身高一定要高。”抱着这样的想法,小语妈妈决心要把孩子的身高冲上去。在一条熊友华院长的科普视频中了解到西南儿童医院后,小语妈妈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带着儿子来到医院做检查。接诊的是熊友华名医工作室团队的专家——刘国辉主任。通过全面诊断和报告分析,结合父母的身高到小语平时的生活习惯,刘国辉主任诊断小语近两年身高增长迟缓的根源在于挑食、运动少和营养不足,属于典型的生长型不足。
小语分享到,一开始并不抱希望的他,在体验过西南儿童医院的服务后,开始有所改观。医生贴心的服务,专业的解答,量身定制的方案,让小语没有了一开始的紧张感。而在接受中医干预后仅仅1个月左右,小语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身高突然长了近1公分。这让小语很是激动,甚至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一次的尝试和结果,也更加坚定了小语和妈妈追高的信心。
中医西医综合干预1年半猛涨15.3厘米
在西南儿童医院,小语的案例并不是个例。如何能够达到很好的涨势?刘国辉主任也总结了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刘国辉主任正在分享
第一,量身定制方案,中西医综合干预。在追高过程中,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每个家庭需求不一样,干预方案也需要量身定制。经过中医干预一年后,小语的身高成功长了8厘米,达到了阶段性的追高目标。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刘国辉主任根据小语的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调整了干预方案,结合生长激素注射,再通过中医干预辅助治疗,配合运动和营养指导,从饮食、睡眠和运动三方面来规范孩子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最终实现追高15.3厘米的涨势,让孩子的身高从一开始的148.5厘米长到163.8厘米。
第二,追高不易,坚持才能成功。已经上初二的小语,学业重、压力大,每天晚上
十点半才到家的小语,还要坚持运动,对小语来说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的事情。但在全家人的鼓励和督促下,小语每周到院治疗,平时坚持运动,养成良好习惯,是追高成功的重要原因。
第三,追高不能等,家长要重视。3-12岁是孩子长个的黄金时期,只有抓住孩子生
长发育的关键时刻,才能让孩子在身高方面不落后。
一切为了孩童健康。“一路童行·灯塔计划”希望用专业和服务为每个孩子照亮前路。为了感谢小语勇敢的分享,西南儿童医院医务部丁雪萍部长为小语颁发了感谢状,鼓励更多爱心家庭分享出追高路上的经历和故事,给更多人带去希望。
丁雪萍部长为爱心分享家庭颁发感谢状
不仅是身高的增长更是多了一份可能
在问到这一次追高经历为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收获时,小语回答到:这一次的追高经历不仅让自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更让自己收获了生长发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觉得自己能坚持一年多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追高带来的不只是身高的增长,更是一次思想上的成长。从一开始的焦虑和不相信,到最终实现追高愿望,小语开始对自己有了更多信心,也对未来有了更高的期望。连小语妈妈也说:“听到他的回答,觉得他成熟了。”
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大事!如今,世界上每五名儿童中就有一名发育迟缓,我们应该思考:20年后,这些孩子将处于职业生涯的黄金期,这对他们自己来说又意味着什么?我们只有在孩子的起点为孩子争取更多可能性,才能让孩子在未来拥有更多机会。
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