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千万个瞬间,按捺不住想打孩子一顿:
我家孩子今天不高兴,连饭都不吃了,该怎么办?
小孩子家哪有什么高兴不高兴的,打一顿就好了
我女儿这次考试又没考好,气死我了,你家孩子学习为啥那么好?
唉,你打一顿,他下次保准考得好!
可孩子真的能打一顿就听话?打一顿学习就能变好?多打几顿就成了优秀人才?
今天我们对比一下“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真实的未来。也许你能从中找到答案。
1. 被打的我,现在恐婚恐育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父母打孩子,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有个答主讲了她自己的一个故事。
她今年20岁,从小衣食无忧,本该很幸福的。
但她记忆中,记得更多的是爸爸如何打骂自己。
小时候,她想让爸爸陪自己玩,但爸爸只说了一个字“滚”,就去睡觉了。
上了初中,被打的次数更多了,有时候会因为打碎一个花瓶或者一个碗,就会被打...
有一次,因为生理期,肚子很不舒服,所以早上就赖了会儿床,结果爸爸不由分说,把她拖了起来猛打,最后全身淤青。
她说那画面一辈子都忘不掉,爸爸凶狠的眼神,暴力的动作,刺耳的辱骂...
有时候不知道爸爸打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发泄情绪还是为我好。
但是从那时起,我觉得爸爸根本不爱我。
后来上高中,被爸爸打的时候,她用手砸碎过窗户,自残,甚至有想过自杀,然而都没能发泄那种恨。
看到这个故事,小铃铛想告诉即将或已经为人父母的,并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棍棒底下,都是伤心的孩子。
长大后,她原以为自己的人生,终于可以步入正轨了,可现在才清楚地意识到,十多年来的挨打,让她内心的信念早已崩塌。
现在的她,甚至恐婚恐育,心理阴影贯穿一生。
打孩子,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
但对孩子造成的心理、情感和身体伤害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更可怕的是,经常打骂孩子,除了会让TA们变得懦弱自卑,悲观厌世,还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具有暴力倾向!
国际犯罪学专家大卫•法顿说:
那些肢体受到摧残,受到忽视的儿童,长大后很有可能成为非常暴力的攻击者。
父母打孩子,等于给孩子做了一个不良示范,让孩子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合理的。渐渐的,也会把暴力当成解决问题的方式。
当孩子学会举起拳头的时候,就是另一个悲剧的开始!
2. 钟南山院士:父亲没打我,却让我更认真反省
钟南山院士接受《大家》栏目采访的时候,说过一段小时候的经历。
上学的时候,自己因为嘴馋,而故意不交学校的伙食费,拿着钱买零食。
临近学期末,钟南山才向母亲坦白。
母亲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亲,他顿时觉得自己要大难临头,爸爸肯定会痛打他一顿了。
可是,父亲只是问他:“南山,你好好想想,这个事你做得对不对?”
钟南山说,父亲这番话,比揍他一顿的刺激还要大。
虽然父亲没有骂他,更没有打他,却让他认真反省后,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做过这种事。
儿童心理医生拉希勒·布里格斯曾经说过:
你如果打孩子,就等于告诉他们这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
但如果你使用其他管教方法,就能教孩子更高级的认知技巧、自制力、因果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 孩子犯错,家长可以这样做
既然打骂式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如此之大,在孩子犯错后,家长究竟该如何进行教育呢?
01、家长要先保持冷静
很多家长,之所以会对孩子动手打骂,往往是在听到孩子做错事情后,一时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才会有这样的表现与举动。
其实面对孩子犯错,家长应该抱以较为冷静以及理性的态度去看待。
因为在人的成长道路中,谁都避免不了做错事情,但是在做错事情后,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错误,才是最应该面对的。
既然孩子犯错避免不了,那就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让这些错误变成孩子成长道路中的路标。
02、家长对孩子保持尊重的态度
很多孩子在犯错后,家长常常会做出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孩子进行打压式责骂。
孩子的自尊心在小的时候,是非常脆弱的,就如同玻璃工艺品一般。
如果被家长打碎了,再想让变得完好如初,就很困难了。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对孩子予以尊重的态度,不要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伤害。
03、家长和孩子进行沟通
童话大王郑渊洁也说过,他教育儿子和女儿,从来没有打过孩子。
孩子做错了事情,做得不好的时候,他只会耐心沟通和引导。
没有打骂,他的孩子比很多同龄人都优秀。
儿子郑亚旗18岁开始自己养活自己,现在已经是一个企业家。
女儿郑亚飞,名副其实的学霸,被美国6所知名大学录取,还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孩子的优秀,从来都不是打出来的。
最后,西西希望父母不要轻易把自己的拳头落在孩子的身上,别亲手把孩子推向悲剧的人生。
希望所有的孩子,在回忆起自己父母时,内心充满的是温暖和勇气,而不是心酸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