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指的是一段特殊的心理过渡期。此时的青少年急切地想摆脱成年人的监护,要求外界把自己当作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尤其是8-1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正经历着生理、人际交往、情感与认知能力的激烈碰撞,身心发生巨大的转变。其实,并非孩子不愿意跟你好好处相处,他是有说不出的苦衷。
我们开通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线上服务,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为你一一解答。
首先,面对“叛逆期”的孩子,倾听才是沟通的首要因素。很多父母总是疑惑“我的孩子为什么不听我说呢?”而你所认为的不听,大多时候只是在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服从而已。
其次,父母要给孩子做出榜样,让他们知道什么什么是倾听。但要做到倾听,就要克服倾听时的各种阻碍,来自自己立场,解释、纠正、反击或者粉饰等方面的阻碍。也就是先抛弃自我,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待问题,倾听孩子的心声。
1、不要长篇大论地说教。
2、说话要简短而亲切。
3、不要以高人一等的口气对我们说话。
4、听我们说——不是要说服我们。
5、不要说了一遍又一遍。
6、如果我们有勇气把自己做的错事告诉我们,不要发脾气,不要反应过度。
7、不要打探或盘问我们。
8、不要在另一个房间里大叫,并期待我们赶紧跑过去。
9、不要通过说“我把这件事做了,因为你没有时间”之类的话,试图让我们感到内疚。
10、不要做你无法兑现的承诺。
11、不要把我们与兄弟姐妹或朋友进行比较
12、不要跟我们的朋友谈论我们。
最后,在与孩子沟通时,掌握倾听的技巧。比如有效的倾听需要用不加掩饰的身体语言表明你的兴趣。而不是孩子在说,你在玩手机或看电视,这样的沉默就没有任何价值。
比如要尊重孩子眼中的现实。大人的理解往往与孩子的理解不同,大人注重的是结果,而孩子注重的是过程,以及他所认为的对错,认真倾听,并表现出你对问题的兴趣与看法。孩子会在尊重中更善于表达自己以及接受父母的建议。
比如表现出共情。当孩子觉得委屈或愤怒时,父母要说“我能理解你为什么会有那种感受,或这样看那件事情。”孩子感受到你的共情,更容易理解你得出结论,问题也就更好解决。
比如要有好奇心。也就是要问一些让你的孩子能够说出更多信息的问题。“那让你有什么感受?那件事为什么对你很重要?你能举例一个我让你那么生气的例子吗?我经常那么做吗?还有其他事情让你烦恼吗?”
理解、倾听才是沟通的有效方法。从现在起,停止你的惩罚、批评、辱骂并说教,真正的去了解孩子,让孩子愿意敞开心扉,接受你的爱,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如果家长有更多关于儿童心理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为你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