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宝宝在满周岁就呀呀学语,2岁时开始出现了多词句。但是也有很多宝宝迟迟不说话,家长却以为是贵人语迟。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说话晚的原因很多,这三因素需要警惕:
01、遗传因素。
父母小时候开口晚,宝宝学会说话的时间也较晚;
02、环境因素。
父母的文化程度 及对宝宝的关心程度也影响着宝宝的语言发育。平时大人与宝宝很少说话,使宝宝很少得到练习说话的机会因而影响宝宝语言的发育;另外有些家长对宝宝过于溺爱和迁就,总是根据宝宝的手势、眼神来满足其要求,忽视了对宝宝语言的训练,致使逐渐养成用手势代替说话的习惯,从而 延缓了宝宝语言的发展。
03、疾病影响。
如大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可以影响宝宝语言发育。有的宝宝 1 岁多开始说话,但到 2 至3 岁后却逐渐不讲话了,这可能是得了精神孤独症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属于病态表现。此外,宝宝长期营养不良、体弱多病,或听力不好,也都可能造成语言发展延缓。
有关专家建议:如果孩子到了2岁还不会说话,应该带宝宝到医院检查。首先检查听力,这是因为听力丧失的宝宝,无法学习说话,最终会成为哑巴。婴幼儿时期药物(主要是链霉素、庆大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等)损伤听神经,是导致聋哑的重要原因;其次检查发音器官如上腭有无隐性腭裂,舌系带短否,舌体能否灵活运动,牙齿、悬雍垂、咽后壁有无问题等。此外,要检查幼儿神经精神发育情况,有无智力障碍,因为智力低下的儿童往往伴有语言发育迟缓。若去除以上原因后,家长的态度和做法尤为重要,此时应积极教他张口说话,并在专家指导下进行语言训练。
以上就是关于宝宝说话晚的三种可能因素,家长需要注意。更多孩子语言发育迟缓问题,也可点击下方【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值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