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说话有早有晚不能一概而论,家长们可以先了解一下说话晚的原因,只要是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说话早和晚都是正常的。如果家长着急,平时可以多对孩子做一些语言方面的训练,会对孩子开口说话有帮助的。
首先,家长平时要多和孩子对话
孩子开始说话是早还是迟,其实受外界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孩子学说话,一般是通过模仿进行的。如果带孩子的人话是比较多的,经常喜欢和孩子对话,那么,孩子就会比较早就会开口说话。如果带孩子的人平时也是沉默寡语的,很少对孩子说话,孩子缺乏模仿的对象,说话自然会比较迟。
有的爸爸妈妈平时工作很忙,把孩子交给老人家带,很多老人家虽然平时话很多,但是却不习惯对着一个不会说话的婴儿聊天。所以,爸爸妈妈在下班回家后,要多抽时间和孩子聊天,对话。虽然孩子还不会说话,但是,孩子会通过面部表情和爸爸妈妈交流的。在爸爸妈妈和他说话时,他会观察爸爸妈妈的嘴型和发音,并且会模仿爸爸妈妈的发音。等孩子准备好了,很自然就会开口说话了。
第二、家长和孩子说话时,不要既说普通话又说方言
孩子正在学说话的阶段,家长在和孩子说话说,尽量用一种语言,不要一会儿说普通话,一会儿说方言的,以免影响孩子学说话。虽然有的孩子既会说普通话,又能说方言,甚至还可以说上一两句英语,但是,大多数孩子突然面对太多的语言种类,是会比较困惑的。因此,在孩子学说话的这段时间,建议家长暂时统一一下,只说一种语言。等孩子学会说话后,再慢慢教孩子说其它的语言。
第三、家长要给机会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宠爱孩子是很正常的。所以,有的家长对孩子照顾得非常周到,只要孩子一哼,他就知道孩子想要什么,并马上把孩子想要的东西递到孩子手里。其实,家长没必要太容易满足孩子的要求。如果孩子每次都不需要说话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他就没有开口说话的动力了。
所以,家长平时不要太轻易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是慢慢引导孩子,让孩子把自己的意图用语言表达出来。等孩子把自己的需求说出来后,家长才满足孩子。这样,孩子就愿意开口说话了。
第四、家长要多鼓励孩子
家长平时带孩子出外游玩时,难免会拿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作对比。但是,家长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提孩子的不足,以免对孩子造成不良的暗示。如果孩子还不会说话,家长带孩子出去玩时,不要总当着孩子的面,说自己的孩子太笨,不会说话之类的语言。正好相反,家长平时要多鼓励孩子,只要孩子有了进步,家长一定要及时表扬。
第五、家长不要强迫孩子说话
孩子迟迟不开口说话,家长一定很心急。但是,家长再心急也不能强迫孩子说话;家长如果逼孩子说,孩子可能更不敢开口说话了。家长要做的,就是每天都陪孩子说话,在给孩子喂奶、换尿片、洗澡等时间,都可以和孩子对对话,聊聊天。这样时间一久,孩子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开口说话了。孩子刚开始说话时,发音不准是很正常的,家长千万不要嘲笑孩子,也不要学孩子的发音,只要用正确的发音纠正孩子就可以了。
总之,平时父母要积极鼓励宝宝说话,多和宝宝沟通,当宝宝说出正确的词语,父母要给予表扬,宝宝说错了,切不可取笑宝宝,我们要给予正确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