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妇儿联盟合作机构
西南儿童医院高新院区
残联定点
首页 康复知识 语言障碍

一岁半宝宝只会叫爸妈正常吗?家长需反思有没有做这5件事

文章发布时间
2022-08-03
西南儿童康复医院
西南儿童康复医院

很多宝妈会因为宝宝迟迟不会说话而感到烦恼,有的还怀疑自己宝宝智力有问题。其实宝宝说话晚和家长的行为有很大的关系,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宝宝说话都有影响。

宝宝说话晚可能是因为你经常做这5件事

一、宝宝吃的食物过于软烂

由于宝宝的牙齿发育的并不完善,宝妈怕宝宝吃的食物不容易消化,所以经常给宝宝喂一些比较软烂容易嚼的食物。但也正因为如此,宝宝咀嚼锻炼不足,影响了口腔肌肉的发育,最后导致宝宝说话晚,或说话口齿不清。所以在宝宝学习说话的阶段,给宝宝喂的食物还是要注意不能太软烂的,应该适度的锻炼宝宝的口腔肌肉。

二、过分依赖电子产品

动画片生动形象的故事不仅能让宝宝乖乖的静坐,还能够教会宝宝说话和一些生活道理,所以大部分宝妈都是很赞成宝宝去看动画片。有的还会让动画片里的动漫人物成为教宝宝说话的老师。

教宝宝说话的最好老师其实是父母,故事机动画片的被动灌输正是导致宝宝说话晚的凶手,家长和宝宝的互动沟通才是正确引导宝宝说话的方法。所以从宝宝咿呀咿呀发声开始就不妨试着跟宝宝说话,你会发现这远比故事机动画片管用。

三、他不说你就懂,他就不用说

在宝宝学说话的阶段,部分语言宝宝是无法表达出来的,所以会配合肢体语言向你表达他的意思,而这些家长也往往都能看懂。但是不是父母能看懂宝宝就不用说了,在宝宝学习说话的阶段里应该适度的“为难”一下宝宝,刺激他说出话来,但是家长要做好正确的引导,不能着急,遇到宝宝说不出来的词汇时,家长应耐心的示范和引导宝宝,多说几遍,自然就会了。

四、不停的纠正宝宝发音

宝宝刚发音的时候,说出的话大部分都是不准确的,这时候有的家长会不停的纠正宝宝的发音,其实这样不仅不能帮助宝宝说话,相反,还会降低宝宝说话的积极性。

各位宝妈们应该知道,宝宝能张口说话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无论宝宝的发音是否准确,家长们都应该去鼓励和支持,而不是一味的去纠正宝宝的发音。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口音会自然而然的得到纠正,所以,宝妈们大可放心。

五、经常使用叠词

宝宝在学习的阶段一直都是懵懂的,对于新事物的认识也都来源于父母的口中,所以父母说什么很重要。

在宝宝学习说话的阶段,家长应该避免使用叠词来跟宝宝沟通和交流,比如吃肉肉,喝水水,睡觉觉等常用的词汇。因为过多的叠词,会阻碍宝宝对新事物的理解,相反,不利于说话。所以,家长在跟宝宝沟通的时候,应该做到说话准确。

宝宝的学习说话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家长应做好正确的示范,并用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宝宝,你会发现让你家宝贝说话,其实并不难!

如果家长有更多关于语言迟缓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为你一一解答。

医生团队
专家推荐
主任医师/教授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多动症(ADHD)、学习困难/学习障碍、抽动症、发育性语言障碍、脑瘫、感觉统合障碍、情绪障碍、发育迟缓、遗传代谢性疾病(Rett综合症、DMD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天使综合征)、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心理障碍等诊断、评估和康复治疗。矮身材、生长落后、身高促进、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肥胖症、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主任医师
矮身材、生长落后、身高促进、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肥胖症、儿童营养、儿童保健、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副主任医师
儿童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等儿童生长发育疾病诊疗。
副主任医师
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甲低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疾病临床诊治。
主任医师
儿童发育迟缓、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孤独症、遗尿症等诊治,儿童早期发展促进、高危儿筛查与评估、干预。
教授/主任医师
儿童生长发育疾病,如矮小症、性早熟与肥胖症、甲状腺功能紊乱等病的诊断及治疗。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医院首页
首页
医师团队
医师团队
咨询预约
咨询预约
电话问诊
电话问诊
康复课程
康复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