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养育孩子都是一件头等大事,无论是吃喝拉撒,还是身体各项指标发育,都成了家长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尤其是每次孩子在医院体检时,宝妈宝爸们都避免不了一番比较,“你的孩子好会说呀,我们家的还只会喊爸爸妈妈”尤其有的奶奶辈带孩子的,“我家这个可会讲了,方言讲的比我们都地道呢,不要和孩子讲普通话,方言多接地气啊,学的快”!气的有些妈妈只翻白眼。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曾有名言说“语言是心灵的医生,是烦恼的治愈师”可见语言能力的重要,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能说会道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看到这里的宝爸宝妈们,肯定很好奇,那我们当家长的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的语言发育能力更好呢?
其实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除了受先天的遗传因素,语言智力的影响,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做好以下这几点,孩子的语言发育不用愁!
1.准备阶段
孩子的成长发育是有规律的,同样语言的发育也是一样的。0-1岁是宝宝语言预备阶段,就是准备阶段,这阶段是咿呀作语和初步理解的阶段,到8个月时学习模仿会达到高峰,并会改变音量和音调以模仿真正的语言。
2.语言发育第一阶梯
1-1.5岁是语言发育第一阶梯,这时期宝宝的语言特点是说单个字或句,能用手势、表情来辅助语言去表达需要;会模仿自己听到的声音,比如你让宝宝模仿狗狗汪汪的叫声,他就会用表情和动作加上声音去表达出来。
3.语言发育第二阶梯
1.5-2岁是发育的第二个阶段,宝宝开始知道越来越多物品的名称了,并且能够识别出来,这个阶段是语言飞速发展阶段。
4.语言发育第三阶梯
2-2.5岁是发育的第三个阶段,这时会说各种短句了,开始知道各种人称代词和表达不同语气的词语句子,还会各种疑问句。例如,“妈妈,你在干什么呀”“我不要啦”等等。
5.语言发育成熟阶段
3-6岁基本是比较成熟的阶段了,大多数孩子能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说话的错误并及时改正,慢慢形成自己的一套说话思路。
1.多和宝宝交流,不要认为他听不懂
多和宝宝交流,宝宝语言发展会更快。很多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辈的,总觉得孩子还那么小,能听懂什么呢,其实,婴儿刚出生的时候确实听不懂,但是婴儿学习能力很强,当你每次看到她,微笑的说,“我是妈妈哟”,时间久了,他就记得这个指令,这种语言的信息慢慢地就储存在他脑海里。
再随着孩子的成长发育,经过几十甚至上百次的重复,孩子就会明白,原来经常抱我的人是我的妈妈呀。到了1岁的时候,他就会叫“爸爸,妈妈”了,有的甚至几个月就会叫了。当你对他说:“宝宝,爸爸妈妈在哪呢?”他就会转身去找,说明他已经明白了爸爸妈妈这个指令了。
2.过分满足宝宝的需求
孩子其实和大人一样聪明,当孩子一哭泣,家长立马猜出孩子需求,并满足,也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
当他肚子饿了想喝奶时,如果你不鼓励他用语言去表达,他一定就学会用哭去表达。所以随着孩子智力的发展,大人们要学会鼓励孩子去说出自己的需求,肚子饿了,想喝奶,想尿尿,其实这些简单的几个字孩子都可以说出来了,只是家长在面对孩子需求时太容易满足了,孩子也会懒惰,懒于开口了。
3.重复(模仿)宝宝的错误语音发音
很多宝宝刚开始学会说话,虽然能表达一些意思,但是语音是不准确的,很多家长因为觉得好玩或者配合孩子,故意去强化这种行为,其实这是错误的。
比如宝宝发音听起来会比较软萌,例如把“喝水”说成“喝谁”,把“吃饭”说成“七饭”“飞机”说成“灰机”等等。这是因为宝宝的发音的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喝发音的调节比较弱,不会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各种谐音就出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千万不要因为觉得很好玩就去学孩子的发音,因为你重复错误的发音,会加深她们对不正确语音的印象,以后矫正就很困难了。
1.语言环境不要过于复杂
保持语言环境的统一,孩子学习语言能力更强。这一点怎么理解呢,就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尤其是6个月到3岁左右的阶段,语言在飞速发展的时候。
如果家长一会讲湖北方言,一会家里又有人讲浙江方言,那么这种不统一的语言环境会让原本还能听懂几句指令的孩子,突然什么都不会了,各地方言的转换太快,孩子刚学会又要换新的语言环境。所以在孩子语言快速发展阶段保持统一的语言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建议家长直接用普通话最为合适。
2.创建方式多样的语言沟通环境
创建方式多样的语言环境是对听说看写多样化进行。很多家长可能认为孩子这么小,我教她说就够了吧,其实不然,有实践研究表明,不论是成人还是婴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眼睛,耳朵,嘴巴,手一起学习效果是最佳的。从小养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孩子长大后更聪明。
如果家长有更多关于语言迟缓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为你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