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如果宝宝在2岁内会说话都算是正常情况。但是如果宝宝过了两岁还不太会说话,则提示有可能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宝宝通常在6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无意识叫爸爸妈妈,到了一岁左右可以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还可以说一些简单的叠词词,到了一岁半的时候,宝宝就会说一些比较复杂的词语,比如:杯子,喝水,喝奶等,宝宝到了2岁,就可以说一些比较简短的句子。
1、能否听懂别人的话
智力正常的孩子,在一岁左右开始,即便不说话,也能听懂大人简单的话。就像表妹家的小儿子,平时不爱说,但是家人说的意思他大体都明白,而且会根据大人的意思,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娃说白了就是有点“懒”,不愿意张嘴说。
2、能否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意愿
有些宝宝虽然到了说话的年龄不张嘴,但是在行动上也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果是这样的话,爸妈就不用担心了。可能孩子只是单纯地懒,说话是早晚的事。
3、眼神是否灵动有光
语迟但智力正常的娃,眼神大都是灵动有光的,而那些问题孩子在眼神上总是表现得“呆滞木讷”。
4、能否按照他人指令行动
有的孩子不爱说,却能按照家人的指令去行动,比如爸爸说“宝宝,帮我拿一个苹果”,孩子能正确地从果盘中找到苹果,并递到爸爸手中,这样的娃说话只是时间问题,爸妈只要安心等待就好了。
其实孩子说话晚一些,也是一种正常的情况,一般来说时候到了,孩子的语言发展会出现“逆袭”,但若宝宝表现出明显“异常”,如目光呆滞、不愿和他人交往、经常无故哭闹时,家人最好要带宝宝去专业的机构检查一下了。
1、多进行语言刺激
父母没事的时候多和孩子交流,即便孩子不会说、听不懂,爸妈也要尽量的多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时间久了就会在宝宝的大脑里留下更多的语言碎片,等到孩子八九个月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就会更为快捷了。
2、多让孩子参与群体活动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让孩子去上早教课,让宝宝融入同龄小宝宝的圈子,这对于孩子的智力和语言刺激都有很好的作用。即便不上此类课程,家人带娃出去时也应多参与一些群体活动,让宝宝多与比自己大的孩子相处,这对于孩子的语言感官,有非常好的刺激作用。
3、多进行音乐刺激
在每天的固定时间点,家人可以给宝宝听一些轻柔的音乐,这不仅利于孩子音乐天赋的培养,对于孩子的语言发育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如果家长有更多关于语言发育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为你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