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tic disorder)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期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表现为眨眼、翻白眼、清嗓、咳嗽、咬嘴唇、努鼻子等,严重时会有抖手、踢腿、收腹、发出怪叫声、说脏话等。大约1.4%的儿童会罹患此病,男孩多见。抽动症不仅见于普通儿童,也会与多动症、孤独症、情绪障碍、学习障碍、睡眠障碍等合并出现。甚至有些“学霸”儿童也会出现抽动症。糟糕的是,持续的抽动症也可演化为慢性抽动或强迫症,且病程相当顽固。
现实中,孩子初发抽动症时,往往与皮肤过敏、鼻炎、哮喘、视力问题、肠胃疾病、多动症、学习障碍、睡眠问题等疾病相混淆。因此孩子被父母带去看相关科室疾病的为数不少。
严重的抽动症也叫抽动秽语综合征,或叫托瑞氏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是由法国神经病学家Jean-Martin Charcot以他的实习生Tourette名字命名的(1887)。在此之前,Tourette(1885)曾发表文章报道过9例“抽搐性抽动障碍”患者,虽然病因不甚清楚,但他当时已怀疑这种病症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说该病与遗传有关,是因为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比率高达70%以上。也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如有此病的,后代遗传的概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基因组研究发现,一些罕见的高度外显基因突变(SLITRK1、HDC和CNTNAP2基因)与该病发作有关,但它们只能解释单个家族中的少数病例(Barnhill,2017)。可以说,遗传学尚无法解释大多数抽动症的来龙去脉。
在后来的研究中,人们认为抽动症的发病与大脑基底神经节功能失调有关,且投射到相关脑区,尤其是纹状体和额叶皮质,引发抽动(Cox,2018)。
一般的抽动症危害并不大,大多数随孩子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此与大脑皮层发育成熟有关。但严重而持续的抽动症,如托瑞氏综合征则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质量,且会引发诸多生理和心理问题,如学习不良、易发怒、睡眠障碍、强迫症、头颈部疼痛、慢性肌劳损、颈椎间盘凸出、社交困难、自信自尊受损、持续至成年期、就业就职困难等。
看来,抽动症不仅与生理因素有关,也和相当多的环境与心理因素有关,且后者多为重要的诱发原因。养育者了解这些因素,在预防和干预方面可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①有些抽动症儿童个性内向,属于“乖巧”型,且有可能是“学霸”。
②易感素质儿童接受早教或结构式训练,如绘画、围棋、象棋、奥数、练字、拼接玩具等,可诱发抽动,可视其为压力所致。
③父母期望值高,且以严厉而刻板方式教育,可引发易感儿童发作,是为压力所致。
④渴望让父母和老师获得满意,可导致儿童过度学习、自勉、强迫,从而引发抽动发作,仍为压力诱发。
⑤过敏体质儿童容易发生抽动,如鼻炎、咽炎、红眼病、倒睫、眼睛干涩、皮炎、哮喘、湿疹、荨麻疹、腺样体肥大、感知觉过敏等。
⑥多动症、学习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孤独症、遗尿症等儿童容易合并抽动症。
⑦抽动症女孩,在青春期月经来潮前发作频繁,且有痛经史者更明显。
①各种压力:包括早教、超负荷学习、父母管教方式不当、简单粗暴、期望值过高、家庭功能失调等。
②呼吸道感染:包括鼻炎、咽炎、嗓子痛、上火等。
③饮食问题:如吃辛辣食物、热天猛喝凉饮、冷热过激食物、肠胃不适、胃痛或痉挛等。
④躯体不适:如眼部发干发炎、游泳染红眼病、泳池水过凉、皮肤瘙痒、肩颈部不适、长期伏案、坐姿不良学习等,频繁抽动也会引发肌肉劳损。
⑤过敏体质:如皮肤过敏、穿着不舒服内衣裤、腰带过紧、袜腰过紧、鞋子不适、衣领标签刺激、穿着过厚出汗等。
⑥睡眠问题:如入睡困难、夜间频繁醒来、夜尿、睡眠着凉、落枕、呼吸不畅、夜间磨牙等。
⑦接触电子产品:频繁接触视屏,或无控制玩电子游戏,可增加抽动发作。
⑧观看内容过刺激的电视/电影亦可诱发抽动,且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
基于上述个体和环境因素,养育者可以予预防干预,会显著减缓抽动发作,亦可避免过早服用药物。不过,抽动症导致儿童也可出现如下继发系列问题,是为父母重视要点。
①最常见的损害是社会性的。例如抽动、发声会影响周围,且容易遭致批评、排斥、偏见、孤立等,患儿多因抽动带来的继发问题陷入苦恼和冲动,出现退缩、不参与团体活动、学绩受影响、学习和生活质量下降。
②抽动发作还会打断患儿的行为与思考。大多数患儿自我报告,当抽动发作时不停中断其执行任务,致使其谈话流畅、执行功能受阻,导致遗忘,使得完成任务的速度变慢,丢三落四。
③自伤行为并不少见。且有时自伤是故意的,并且可能有其它共存问题,如抑郁症。有时,自伤是伪装和故意的,如反复击打脸部,貌似复杂的抽动。
④容易出现意外伤害。由于不可控的抽动、注意力不集中或强迫行为导致高危行为出现,如触碰电源、溺水、跌落伤、工具操作致伤、工伤等。
⑤容易合并情绪困扰。大多数抽动发作是因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强迫观念、强迫症导致的,也是不当社交行为、愤怒、攻击、固执和执拗等继发的复杂症状。
今天的科普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您觉得文章有用,欢迎转发分享,帮助更多的人~
注:本文转自公众号发育行为儿科专家静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