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心理对人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学前儿童期是一个心理可塑性极大的年龄阶段,也是对将来影响深远的阶段,可以说,学前儿童期的心理健康是儿童一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在这样一个至为关键的阶段,我们必须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给予充分关注。而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应该从基本做起,从儿童进入幼儿园抓起,老师需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对儿童的爱是教育中最宝贵的营养。只有沐浴在爱的甘霖下的儿童才会有安全感,才能适应幼儿园、小学的环境,学会与同伴、教师交往,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学前儿童总是先感受到成人对自己的爱,进而才能发展到爱周围的人。如果教师不爱儿童,儿童就无法适应冷漠的幼儿园环境与温馨的家庭环境间的巨大反差,就会怕上幼儿园,怕教师,患“儿童恐惧症”。
尊重儿童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儿童人格和谐发展的保证。尊重儿童主要表现在:平等、民主地对待儿童,尊重儿童发展的积极因素,让儿童主动地发展。
学前儿童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教师要尊重其权利和地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以长者自居,要儿童听命自己,否则就批评惩罚或斥责,要么不准参加游戏,要么罚站。其实,儿童出现“对抗”行为一定事出有因,且这正是其独立意识和自主性萌发的表现。因而遇到冲突,教师要研究其原因,再做处理。
“听话的孩子才是乖孩子”的陈旧观念一定要剔除。另外教师要尊重学前儿童发展的积极因素,给予其充分活动和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成人的言行中处处体现着对儿童的尊重,就会使儿童意识到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有能力和必不可少的,从而帮助他们获得积极的自我概念;如果儿童发现自己是被忽视的,又经常为做错事遭到责备,儿童会逐渐在心里确认自己是无能的,进而导致儿童丧失最基本的自尊与自信,建立起消极的自我概念。因而“尊重学前儿童”这一行为本身所内含的潜在教育价值是不该也不能被忽视的。
首先,教师应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有的教师情绪沮丧时,态度粗暴生硬;情绪愉快时,就无原则地迁就容忍。教师的情绪波动最易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障碍,所以教师应始终保持平和愉快的心境,使学前儿童生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
其次,要为儿童提供充满生机、能陶冶心灵的自然界环境,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其审美情趣。
最后,教师要为学前儿童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游戏场所以及有吸引力的玩具,让孩子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快乐地游戏。儿童只有在自己选择的有兴趣的活动中,才能达到专注和自主,此时,他们的困扰将会消失,梦魇不再出现,行为问题会逐渐减少,食欲与健康也会恢复如常。
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同伴中受欢迎的儿童会有安全感、归属感;反之,会产生孤独感、自卑感。
现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建立良好同伴关系对其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前儿童的交往中,如引导儿童在游戏中学会合作:教育儿童助人为乐;鼓励小朋友在父母带领下彼此串门等。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中,儿童交往机会将增多,更利于其健康心理的形成。
近些年来,儿童产生情绪和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在升高。究其原因,大多由社会和家庭生活紧张、家庭变故、家庭教养态度和方式不当、家庭人际交往缺乏等原因引起。所以,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在思想及行为上必须保持一致。出现问题时,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共同采取行动,消除儿童心理健康障碍,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期关于儿童心理的知识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您有疑问未能解惑,可以在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值班老师,如果您觉得文章有用,欢迎转发分享,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