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院医院门诊室,有太多妈妈们因为女孩子乳房增大的问题而焦虑,今天就由小儿青少年妇科医生为大家答疑解惑。
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征,是雌孕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女孩从出生到成年,通常有3个年龄阶段可以见到乳房发育性增大。
有些新生儿出生数日有乳房轻度增大,可以触及蚕豆大小的硬件。很多妈妈着急的不得了会问“我家宝宝才出生一星期,乳房怎么这么胀胀的,有问题吗?”
其实这和宝宝被动受到雌激素影响有关系,男女宝宝都可能发生。出生2周,宝宝们的乳腺增大到高峰,甚至在出生1周可能有乳头分泌的现象。妈妈们不要紧张,一般1周以后随着雌激素水平的降低会很快消失。
儿童期乳腺一般处于静止状态,但也有一部分女孩子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干扰下也有乳房增大,我们称之为“小青春期”。
所以当妈妈追问“医生,医生,我家孩子才上幼儿园, 洗澡的时候发现乳房这里有硬结,怎么办呀?一定要请专业医生判断是“小青春期”还是“真性性早熟”。
如果是“小青春期”,这些女孩通常有三种发展趋势:
(1)自然消退;
(2)维持长时间不变,经过多年或正常青春期才开始进一步发育;
(3)乳腺进行性发育。这里,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前两种情况可以随访观察,最后一种要警惕存在病理状态,需要及时就诊。
青春期,控制性腺发育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逐渐成熟,多个内分泌激素增加,乳房开始发育。国内正常的年龄是9-10周岁,乳房发育且隆起,乳头下出现硬节。
所以当妈妈问“我家姑娘7周岁,最近说乳房比较痛,要紧吗?”还是建议您去专业医生那里看看,排除真性性早熟或者其它相关疾病。
当妈妈有疑惑“我家姑娘9周岁了,最近感觉乳房鼓起来了,早不早啊?”可以告诉您,这个年龄阶段乳房发育是基本正常的,但也需要结合孩子的身高和骨龄、观察孩子的性发育和生长速度。
所以妈妈们,小女孩乳房增大,不一定是发育提前哦,需要观察乳房增大的进展,并结合全身生长发育综合评估,建议在专业医生和家长共同监护下,注意孩子的青春期发育速度和身高增长情况。
敲黑板啦,如何尽量避免提前发育,生活小绝招分享给大家:
(1)妈妈孕期服用补品或婴幼儿长期摄入一些含有雌激素或类雌激素的营养滋补品,如人工饲养的黄鳝和甲鱼、豆制品、花粉、人参、蜂王浆、牛初乳、胎盘等可能会引起乳房早发育。
(2)小儿长时间受光照或电波刺激可能促进发育,因此晚上睡觉请关掉小夜灯。
(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被广泛用于洗涤剂、增塑剂等产品中,许多研究发现与促进发育相关,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及饭盒,不要在用塑料包裹食物后对其进行微波炉加热。
(4)避免接触含有激素类物质的护肤品、化妆品、沐浴乳、洗发乳。
(5)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多做纵向运动。
总结
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年龄和第二性征的发育,来判断孩子是不是性早熟,如果女孩在8岁以前出现了胸部发育、月经等情况。
医生会通过体检、血液检查、手部X光、核磁等检查,排除孩子是否是疾病导致的性早熟。病理性性早熟多发生于男孩,发病比例约占50%。
排除了疾病因素和外源性激素的误服,就可诊断为特发性的性早熟,多发生于女孩,约占90%~95%。性早熟对于孩子的危害,主要是影响身高和心理方面的影响。家长更需要警惕的是病理性性早熟,明确是什么疾病导致的性早熟,尽快干预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