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妇儿联盟合作机构
西南儿童医院高新院区
残联定点
首页 病症问答

遂宁自闭症儿童训练中心有哪些

文章发布时间
2022-08-01
西南儿童康复医院
西南儿童康复医院

自闭症主要有两大核心障碍,一是社交沟通能力方面的落后,也包括非语言社交能力,如肢体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上的落后;二是兴趣狭窄、行为刻板、行为仪式化。这两种落后,都会严重影响孩子幼年时期的技能学习。自闭症领域的专家强调,自闭症康复讲究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很多家长等孩子确诊后回想起来,原来孩子以前在这里那里表现已经不对劲了,而自己没有及时引起重视,可能耽误了孩子的治疗时间。因此,家长们要多关注孩子的行为,早发现早带孩子到正规自闭症儿童训练中心进行康复训练。那么遂宁自闭症儿童训练中心有哪些?小童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供家长合理选择。

遂宁自闭症儿童训练中心有哪些

图中小朋友为志愿者

一、遂宁自闭症儿童训练中心有哪些?

西南儿童康复医院

西南儿童康复医院秉承“一院多区、协同发展;专家立院、技术强院”发展理念,联合西南儿童医院(武侯院区)组成“一院多区”新格局。医院通过西南儿童医院(武侯院区)的优质学科与西南儿童康复医院(高新院区)的康复诊疗模式优势资源结合,是一家以国际先进理念打造“以孩子为中心、以专家为核心”的诊疗原则、以“儿童乐园”式就医环境为特色、以“医教一体”和“ICF”康复模式为亮点的示范型专科医院。

医院整体规模达到1.6余万平方米,设置临床医技辅科室20余个,拥有核磁共振成像仪(MRI)、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DR)、重复经颅磁(rTMS)、VR智能康复技术仪器、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动态视频脑电测试仪、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等现代化医疗设施设备100余种(包括检查、评估、治疗、康复等设备),核定床位150余张,康复训练30余项。

针对自闭症孩子,我院有多达28个康复训练方法,可以对每个孩子做针对性治疗,由易到难、由简到专、由个人到集体,全面提升儿童的认知、注意力、语言、运动、学习、感统等综合能力。帮助他们尽早返回学校、适应社会。

遂宁自闭症儿童训练中心

图中小朋友为志愿者

二、超实用的自闭症家庭训练小游戏

▶ 假想类游戏

有助于开发自闭症儿童的想象思维,改变其固有的思维模式,提高其生活模仿能力。

1、猫和老鼠

目标:训练孩子走和跑的运动协调能力、体验假想游戏的快乐感。

准备:猫和老鼠的头饰各一个。

玩法:

① 家长和孩子各选择一个头饰,分别扮演“猫”和“老鼠”。

② “老鼠”选择好家庭环境中的一个隐蔽位置藏好后,发出信号,如说一句:“藏好了”。“猫”开始寻找“老鼠”。

③ “猫”找到“老鼠”后,角色互换,开始下一轮的游戏。

2、捉田鼠

目标:训练孩子对人的面部表情的感知能力。

准备:猫头鹰的头饰两个、田鼠的头饰一个、小凳子一把。

玩法:

① 家庭中设置一处地点为“地洞”,如沙发。一名家长扮演“猫头鹰”,一名家长扮演“田鼠”,孩子扮演“田鼠”。戴上头饰。

② “田鼠”在场地内做钻洞、吃粮的动作,说儿歌:“小田鼠,真正坏,偷吃粮食搞破坏。猫头鹰,快快来,捉住田鼠别放开”;

③ 说完最后一句儿歌,“猫头鹰”迅速跑到场地内捉“田鼠”,“田鼠”只有跳到“地洞”里才安全;

④ 角色互换,进行下一轮的游戏。

3、小鸡吃米

目标: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手部精细动作能力,让孩子感受到假想性游戏的乐趣。

准备:塑料小碗两个,各种豆子(芸豆、黄豆、绿豆)。

玩法:

① 家长先和孩子讲明游戏规则,孩子扮演的是“小鸡”,现在要吃“米”,豆子代表“米粒”;

② 家长将豆子放在一个塑料小碗中,示范给孩子看,用拇指和食指捡取豆子放在另一个空碗中。

③ 捡取豆子可以按芸豆—黄豆—绿豆的顺序,由易到难。

建议:游戏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孩子不要将豆子误吞;要语言提醒孩子现在扮演的是“小鸡”,在“吃米”。

开展假想类游戏的注意事项:假想类的游戏需要家长带着孩子进入角色,这就需要家长尽量多地带着孩子做这样的游戏。在不同的游戏、不同的场景中,做出不同的表情,让孩子来感知表情的变化。比如,《捉田鼠》游戏中钻洞、吃粮的动作可以做得轻松些,“猫头鹰”出现时,表情要紧张些、表现出恐惧的样子。表情要夸张,这样孩子才能感知到面部表情的变化。初期,孩子在不明白游戏规则的情况下,家长可以示范给孩子看。并且每一次做这样的游戏时,都要和孩子讲清游戏的规则,分清自己扮演的角色。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不断的游戏中,明确游戏规则,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感受假想游戏的乐趣。

遂宁自闭症儿童训练中心有哪些

图中小朋友为志愿者

▶ 动手操作类游戏

有助于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手眼协调能力,手部精细动作能力、视觉追踪能力等,培养规则意识及等待意识。

1、吹泡泡

目标:训练孩子对口部气流的运用能力,视觉的追踪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准备:泡泡器一个或两个。

玩法:

① 家长可以拿泡泡器先吹出一些泡泡,位置尽量低一些,让孩子蹲下用手去抓空中的泡泡;

② 几个回合后,可以再将泡泡吹的位置高一些,让孩子跳起抓空中的泡泡;

③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吹泡泡,比赛看谁吹的高、吹的泡泡多。

建议:对于不会吹泡泡的孩子,家长可以拿泡泡器先做示范,尤其是嘴型的示范,慢慢教孩子学会运用口部气流。

2、投纸球

目标:锻炼孩子手的揉捏能力,发展手指的灵活性及空间距离的判断能力。

准备:软硬适度的纸若干张(不要用卫生纸),收纳筐一个。

玩法:

① 家长将收纳筐放在距离自己有一段距离的正前方,先给孩子做示范,拿一张纸,揉、捏、团,做成一个纸球。再将纸球投进收纳筐中。

② 开始时可以辅助孩子进行游戏,孩子熟悉后可锻炼其独立完成。

③ 收纳筐距孩子的距离可由近及远,慢慢提升孩子对空间距离的掌控能力。

建议:游戏中家长注意提醒孩子是投纸球,重在投的动作上,而不是走到收纳筐前去把纸球扔进去。

3、天气预报

目标:训练孩子的模仿能力、肢体大动作的协调能力及孩子的反应能力,对天气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概念。

玩法:

① 家长首先要向孩子讲明白,“多云拍头,小雨拍肩,中雨拍腿,大雨鼓掌,狂风暴雨跺脚,晴天双臂划个圈,下雪双手掌手指由自身的斜上方向斜下方抖动”;

② 家长先带着孩子熟悉各种天气情况,并做出示范,要求孩子模仿自己的动作;

③ 当孩子做此游戏已不需要家长的辅助时,可由家长说天气、孩子做出相应的动作,或是家长做动作、孩子来说出对应的天气。

建议:需要家长有耐心、有恒心地教给孩子。

4、剪刀石头布

目标:训练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能力,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

准备:报纸两张。

玩法:

① 家长和孩子脚下分别踩着一张报纸。

② 家长先给孩子做出示范,石头剪刀布,谁输了就把报纸对折再站在上面。

③ 开始游戏,家长与孩子之间通过石头剪刀布决定谁输谁赢,输了的一方将报纸对折再站在上面,直到一方报纸不能再折后,停止游戏。

可以由一名家长辅助孩子与另一名家长进行游戏。

适宜在家庭中开展的小游戏远不止这些。家庭小游戏的开展重在利用现有的场地和材料,构思出各种有趣的游戏,在增进亲子感情、培养默契度的同时,锻炼自闭症儿童各方面的能力。对自闭症儿童规则意识及等待意识的培养,更需要家长持之以恒的带着孩子多做家庭中的游戏练习,不厌其烦的向孩子讲明游戏规则,这样孩子才能一步步的提高自身的规则理解能力,将这种能力灵活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

如果家长有更多关于自闭症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为你一一解答。

医生团队
专家推荐
主任医师/教授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多动症(ADHD)、学习困难/学习障碍、抽动症、发育性语言障碍、脑瘫、感觉统合障碍、情绪障碍、发育迟缓、遗传代谢性疾病(Rett综合症、DMD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天使综合征)、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心理障碍等诊断、评估和康复治疗。矮身材、生长落后、身高促进、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肥胖症、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主任医师
矮身材、生长落后、身高促进、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肥胖症、儿童营养、儿童保健、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副主任医师
儿童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等儿童生长发育疾病诊疗。
副主任医师
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甲低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疾病临床诊治。
主任医师
儿童发育迟缓、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孤独症、遗尿症等诊治,儿童早期发展促进、高危儿筛查与评估、干预。
教授/主任医师
儿童生长发育疾病,如矮小症、性早熟与肥胖症、甲状腺功能紊乱等病的诊断及治疗。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医院首页
首页
医师团队
医师团队
咨询预约
咨询预约
电话问诊
电话问诊
康复课程
康复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