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妇儿联盟合作机构
西南儿童医院高新院区
残联定点
首页 康复知识 儿童脑瘫

【治疗揭秘】医院检查、治疗脑瘫的方法

文章发布时间
2021-09-25
西南儿童康复医院
西南儿童康复医院

小梓(化名)是家里期盼已久的孙子,一出生,就获得了爷爷奶奶的疼爱。和其他新生宝宝一样,粉粉嫩嫩的,非常可爱。

在小梓出生后的1个月出现了喂养困难、吐奶的现象,医生说孩子可能有脑瘫倾向,建议全面检查,但奶奶觉得这很正常,便把孩子带回了家。

小梓渐渐长大了,但1岁的时候仍不像其他孩子会爬会站,奶奶以为孩子是营养不良造成的。直到3岁的时候小梓仍然不会走路,怎么教都不会,也不能和其他孩子正常说话和玩耍。

这下,奶奶着急了。把小梓送到了医院,医生检查出孩子是中度脑损伤(脑瘫)错过了最佳康复期,暂时不能上学,只能在康复机构长期治疗。

看了上面的故事,家长是否产生了不少疑问?

● 好好的小宝怎么就是脑瘫呢?脑瘫孩子初期有哪些表现?可以让父母早期发现?

● 医院通过哪些方法诊断脑瘫,并确认轻重程度?

● 脑瘫孩子的康复改善,有哪些方法?

围绕这些问题,我们找到对脑瘫孩子康复有丰富经验的康复师,准备和他聊一聊!

康复师表示:

不少家长都是在孩子3~5岁的时候,明显出现步态和运动异常才引起重视,而错过了最佳干预时间,降低了孩子有效康复几率,减少了孩子进入学堂的机会!

「脑瘫孩子的最佳干预时间:3岁内」

针对上面3个问题,康复师孙浩向家长分享了如下知识。

1、脑瘫孩子有哪些初期表现能让父母早期发现

① 过度激惹,持续哭闹、入睡困难、全身乏力、紧绷

曾有家长反映:孩子四肢发软或发紧,整夜的哭。

其实这是因为大约30%的脑瘫孩子,在出生3个月内,有严重的“肠绞痛”表现,会导致他们突然发生哭叫。

80%的脑瘫孩子会出现肌张力异常的现象,导致身体紧绷或乏力。

② 喂养困难,吸吮和吞咽不协调。

康复老师反映,多数脑瘫孩子在吃奶时会出现一边吃、一边从嘴往外流。并且呈现体重增长困难的趋势。

这是最常见以及最好判断的方法之一。

③ 护理困难。

表现为穿衣时很难将手臂插入衣袖中,换尿布时孩子大腿外展困难,洗澡不易将拳头展开等。

这是孩子不爱洗澡,或洗澡时背部僵硬呈弓背状的原因。

正常孩子洗澡

脑瘫孩子洗澡有僵硬现象

④ 运动异常,频繁吐沫,经常半张着嘴。

孩子表现得特别安静或者非常敏感、激动(在不饿的时候也是这样)。

舌头不停的伸出来,运动很少或不运动,并且有重复(刻板)运动的倾向。

现在,对于脑瘫孩子的初期表现,家长是否明了了一些呢?

我们继续来看第2个问题▼

2、医院如何判断脑瘫孩子并诊断轻重程度

孙浩老师介绍了3种医院的诊断方法。

① 脑电图 (EEG)

脑电图是最直观,并且准确率较高的诊断方法。

医学显示,80%的脑瘫孩子有脑电波异常,脑电图也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孩子脑内的电波反应。

孩子正在进行脑电图检测▼

② 临床表现评定表评估

临床表现评定,也就是康复师通过孩子的一系列生活表现,初步判断病症情况,并结合仪器判断轻重程度。

评估通常包含这些方面:

● 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爬、走、翻身、细小动作」

● 特殊感觉障碍的评定「听觉、视觉、感统能力」

● 言语功能评定「语言表达能力、言语理解能力」

言语评估视图▼

● 智力评估「智力测试、智力评估」

●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穿衣、吃饭、睡眠等生活表现」

③ 头颅CT或核磁共振

对于脑瘫孩子,医生能够通过头颅CT或核磁共振观察是否有脑萎缩、外部性脑积水,脑软化等异常表现,从而判断病情。

头颅CT是判断脑瘫情况和早期发现脑瘫病症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儿童CT案例▼

当然,全面的诊断不只需要这3个方法,还有其他医学检测,比如:诱发电位、甲状腺功能、血尿串联质谱分析等。

康复师会根据孩子的评估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诊断检查方法。

我们继续看第3个问题,也是家长最想了解的问题。

3、让脑瘫孩子回归校园有哪些康复训练方法

脑瘫孩子的康复治疗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模式,针对不同的孩子训练方法也有不同之处。

但不管怎么训练,最终的目的都在于:「提升孩子的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克服心理、行为障碍,从而提升融入社会的能力。」

这里,孙浩老师围绕运动障碍的康复训练给父母介绍一下~

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其原理在于:根据儿童神经发育规律, 采用抑制异常姿势运动方法来改善孩子异常姿势反射及异常运动模式。

什么意思呢?

打个比方:孩子刚开始学习写字的时候,不会写(不会握笔和发力),写字写得“东倒西歪”的。

怎么办?学校老师便会要求孩子练字,写字帖,并长期训练。从而提升孩子的写字能力!

对于康复训练也是如此,通过训练改善孩子不会走、走路无力,摇摇晃晃的情况。

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bobath技术训练、爬行训练、作业训练等等。

bobath技术

bobath技术是一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和运动障碍最常见、最有效的物理康复治疗技术之一 。

爬行架训练

爬行架训练属于互动性运动治疗的一种,目的在于引导运动能力差的孩子学习运动方式,建立和实现孩子运动能力的强化。

通过这些训练:促进患儿的立直反射及平衡反射 ,促进其翻身、坐、爬、站、行粗大运动的发育。

另外,水疗和运动发育推拿也是起到关键改善作用的康复方法!

最后总结下,围绕这3个问题,父母有涨知识吗?

1、孩子如果是脑瘫,哪些初期表现可以观察到?

2、医院是通过哪些方法诊断脑瘫孩子的?

3、关于脑瘫孩子提升运动能力的训练介绍。

医生团队
专家推荐
主任医师
儿童发育迟缓、语言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遗尿症、癫痫等疾病诊治,高危儿筛查诊治干预。
副主任医师
儿童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等儿童生长发育疾病诊疗。
副主任医师
儿童抽动症、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智力低下、脑发育不良等疾病的诊治及医教结合指导 。
副主任医师
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甲低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疾病临床诊治。
主任医师
矮身材、生长落后、身高促进、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肥胖症、儿童营养、儿童保健、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主任医师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多动症(ADHD)、学习困难/学习障碍、抽动症、发育性语言障碍、脑瘫、感觉统合障碍、情绪障碍、发育迟缓、遗传代谢性疾病(Rett综合症、DMD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天使综合征)、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心理障碍等诊断、评估和康复治疗。矮身材、生长落后、身高促进、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肥胖症、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医院首页
首页
医师团队
医师团队
咨询预约
咨询预约
电话问诊
电话问诊
康复课程
康复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