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是一种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伤残疾患,其患病率在发达国家为 1.5‰~5‰。我国曾经进行过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0~6 岁儿童脑性瘫痪的患病率为1.2‰~2.7‰。以此推算,全国约有脑瘫患儿31万名。统计资料还显示:儿童脑性瘫痪患病人数正在以平均每年4.6 万人的速度递增。
脑性瘫痪给儿童、家庭、社会都带来了经济上、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负担。因此,脑瘫患儿如何进行康复,使他们早日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是医务工作者和患儿家长面临的巨大挑战。
脑性瘫痪本身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疾病,它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胎儿脑组织在发育中所受到的损伤。这种损伤是非进行性的,但会永久存在,伴随终身。
脑性瘫痪的表现是,小儿发育过程中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同时可伴有视听、感觉、行为、智力的异常。但临床实践证明,由于儿童脑组织未成熟,具有可塑性,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育,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不断地完善,如果能够早期干预,完全可以使由于脑损伤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其他伴随的功能障碍得到改善,甚至接近正常。这就需要医务人员与家长密切配合,及时掌握高危新生儿的异常征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虽然我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已经开展了对脑瘫儿童的康复工作,并逐步摸索出一套较完整的治疗方法。但是,一些患儿家长仍然在对脑瘫疾患的认识上存在着许多误区,以至于延误了患儿的最佳康复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儿的康复效果。
例如,有的家长在发现孩子在半岁前有不明原因的哭闹,吃奶差,过于安静,受惊吓时出现身体打挺等现象时,要么简单地认为是孩子年龄小,身体弱,要么反复去医院检查是不是感冒、消化不好、传染了其他疾病……
早产儿的家长见到小儿翻身、趴卧、坐、立、走等运动发育落后于其他的正常同龄儿时,往往会简单地认为是早产的原因造成的,以为会随着自然生长发育慢慢地恢复,所以常常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
还有家长发现小儿在运动中出现不正常的姿势时,以为是骨骼与肌肉出现了问题,而贻误了就诊时机。
一旦确诊为脑性瘫痪时,家长往往先采取的态度是盲目地四处求医,盼望“神针”、“神药”出现,一夜之间解除孩子的痛苦。在医生向家长指出脑瘫患儿有肌肉、肌腱的挛缩或骨骼的畸形,建议手术治疗时,家长又将“治愈”的希望寄托于手术治疗上,而忽视了术后的康复训练,造成一部分患儿的功能改善不明显或“复发”。
除此之外,有一部分中、重度脑瘫患儿的家长单纯寄希望于功能训练,装配矫形器等非创伤性治疗,而忽视脑瘫患儿普遍存在肌肉长期高度痉挛造成的不良影响,延误了进一步功能改善的机会。
对于早产儿、出生时有窒息史、出生后有病理性黄疸的患儿,要进行密切的追踪观察。3 个月内如发现小儿易惊、啼哭不止、睡眠困难、吃奶无力、吞咽和咀嚼困难、听到声音或在体位变换时出现拥抱样惊吓伴哭闹、自主活动减少、哭闹时头和身体向后打挺;4~5 个月时头仍竖不直,眼睛不会追视物体,不伸手取物;6~8 个月仍不会独坐等表现时,应高度警惕脑性瘫痪的可能。
经小儿神经科医生检查,结合影像学特点,对有高危因素又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儿,应给予全面的综合康复治疗。
包括:针对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运动训练和上肢作业疗法;促进语言和智力发育的语言治疗、音乐治疗;年长儿的特殊教育、文体治疗、感觉统合训练;应用改善脑组织营养代谢和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的药物(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等);减轻改善肢体关节活动范围的中医按摩、水疗及外科手术等。除此之外,根据小儿年龄、功能障碍程度,使用必要的矫形器有助于运动功能的改善。
因为患儿脑组织受到了损伤,所以对脑瘫儿童的康复是贯穿终生的。
不论采取哪一种手段进行治疗,都是综合康复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家长和医护人员均应树立全面康复的概念。其中运动训练以小年龄儿童为主,目的是抑制异常反射活动模式,促进正常运动的发育;年长儿需在运动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减轻痉挛,祛除因肌肉、肌腱的挛缩对小儿运动功能的制约,稳定关节,改善力线,为继续运动功能训练创造有利条件。
错误的认识对脑瘫患儿的影响巨大,拥有正确科学的认知是帮助脑瘫患儿康复和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的重要保证。
今天关于脑瘫的科普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您有疑问未能解惑,可以在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值班老师,如果您觉得文章有用,欢迎转发分享,帮助更多的人~